泽雨轩 > 历史军事 > 陛下的CEO > 第629章 教育为本

第629章 教育为本(2 / 2)

所以有必要扩大新学办学覆盖面,同时有利于集中教育资源的局域地区。

由于神都城内的地皮涨价厉害,高鸿建议把新学办在城西,按一贯的私塾套路搞集中办学,但是这样一来非常不利于城内孩童上学,也不符合教育覆盖的宗旨。

城西虽然地皮便宜,但也是外国人集中地,不适合搞集中教育。

应该在城区四个方向,或者八个方向,都兴办两所以上的小学,而且兴办之初的面积就得大,校舍就得多,一次办到位。

因为日后神都人口会迅速扩张,校舍新建需要一个周期,但是人口涌入却很快。基础设施建设永远滞后于社会发展,所以最好置业的时候就把基础做好一些,考虑的更充分一些。

同时新学办起来后的几年,消息传到各地,各地的有钱人、富人和权贵,也会把家里的孩子送到神都寄宿培养,因此日后会有大量外地生员,这就要求校舍必须够大,还得有宿舍。

传统的飞檐榫卯的中式风格建筑已经不太适应大容量的教育,沈云卿考虑可以建造一些三层楼的砖混教室和宿舍,用于安置教育。

这方面工部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通过工程建设项目,能迅速积累更多的施工技术。

有了砖混的楼房,同样的面积,能向天空索要空间,就能容纳更多的学生,这样就摊薄了地皮价格带来的办学矛盾。

而且日后会有大量外地有钱寄宿生,大可以向他们收取高额学费和住宿费用、伙食费用、书费,补偿办校的成本。

退一步说,早期学校都不是什么公费学校,西方、东方都如此,只有国家实现基本工业化之后,有了更多的资源配额用于回哺教育,才能有公费教育。

所以知识是宝贵的,宝贵就宝贵在早期不是免费的,需要你花钱才能享受到比别人多的知识。

“神都五县一城都置办校舍,还得是砖砌的屋墙,所需钱款可不少啊。”

“这笔钱朝廷可已先行垫付,日后会有外州的生员入读,这些生员其中不少是贵族、富人、财阀子弟,可以向他们收取高额的费用。”

“如此厚此薄彼,恐怕不妥吧。”

“没什么妥不妥的。待等二十年、三十年后,朝廷新学还可能由朝廷出钱供天下子弟读书,那时的新学和现在的新学将大不一样。”

“你是想效法朝廷在道府办府学?”

“府学不过是给举人、贡生和名士免资读书的地方,但不是给天下人读书的地方。日后待等朝廷财政大幅增加,新学成功之后,道府免资的举措要推广至全国个州县,乃至乡。”

岐帝国在道府,也就是省会设立有府学,这倒是免费教育,但是受教育人群仅限于童试优秀的童生,而且应该是少年童生,青年秀才,举人和社会名士。

也就是说,道府府学是为那些已经在州县取得文化地位佼佼者提供的免费教育,而不是大众。

朝廷在道府设立府学,并且从全国招募知名的学者、思想人物或者朝廷从太学派遣,负责府学的传道授业,府学的开销则由朝廷提供。

当然,这些师资力量绝大多数传授的都是文科,理科实用技能很少,但不是没有,往往要看教书先生自己会什么。

因此中国古代其实是有免费教育的,但是机会太少,一个道府府学书院少则一两百,多则四五百,全国十几个省,加起来也就四五千人,这种免费教育覆盖面也就太少了。

高鸿视野局限在当下,看不到日后义务教育的宏观面,这不是他的问题,而是时代还没有出现这种必须要的社会现象。

“神都与五县首批兴办的校舍要建的更大一些,我会让轩禾书院与工部设计建造新式的砖房,礼部和司天监就不用过问了。”

“这件事工部插手不合适吧?”高鸿担心说道,他并不认为跨部门办事是正常现象。

“工部干的就是这个,礼部和司天监如果能干的更好,他们可自己干。”喜欢陛下的CEO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陛下的CEO泽雨轩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到泽雨轩(www.zeyuxuan.cc)

看剑来

最新小说: 大唐二愣子 我在秦时做丞相 三国之汉魏风骨 鲁国 醉吟江山 亮剑,开局砍翻坂田联队 虚构三国 华夏真相集 盛唐小园丁 他是大夏之皇,他要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