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历史军事 > 陛下的CEO > 第637章 议和(7)

第637章 议和(7)(2 / 2)

马鞭横指两岸,沈云卿与孔涛说:

“日后应该在此地筑城迁民,以夯实我朝疆土。”

“但此地远离边关,沿途并无其他城镇,并不利于大军驻防与朝廷经营。而且冬季漫长,难以安置很多人丁。此外,此地是安国公领地,若是变成了城池,怕是他不会答应。”

“建一处城池能占他多少地方,至于日后经营此地更好办,朝廷有收割车,日后大大量在此种麦,广种薄收,一年只种一季即可,同时也放牧,耕牧结合双管齐下,就能养活人。

而且不光要在伯尔乃筑城,沿途来的路上还要修建一些,将之连成一线,十年二十年后再建一些,连成一片。”

“如此一来,恐怕靡费耗资巨大。”

“十年之后,我朝国力将达空前,这点小钱不值一提,孔将军大可放心。而且修城的办法多种多样,未必要修中原样式的城池。”

草原上建城难度其实不大,有难度的是怎么把民力弄到草原上,还得保障民力的吃喝拉和建筑原材料,这才是问题。而且城建成之后,日后怎么生活是重点。

工部制造的畜力收割车经过多年改良和使用,如今已经十分成熟,机械加工的使用和冶铁增加,成本已经大幅降低。

如今两匹健马牵引,日割达二十余亩,还不累人,耕牛牵引日收十二至十四亩,效率明显不如两匹马拉。

北方受到高纬度的影响冬季漫长,春夏季节气温偏低,加之蒙古又是高原,春夏季节气温比东北三省相对较低,所以很难种什么,同时还会让种子退化,亩产低的可怜。

因此光靠人力在蒙古高原种麦子,根本不划算,游牧民族也想过好日子,他也不想打打杀杀,既辛苦又有风险,可种不出来有什么办法。

所以要在高纬度、高海拔地区种谷物,只能采取广种薄收的策略。

既大量撒种,在亩产较低的情况下,通过播撒面积提高总收成。所以就有了耧车这种先进的播种机。

但问题是耧车只解决了种的问题,没解决割的问题。

耧车一头牛一个人,一天能种七八十亩,但是收,一个壮劳力一天能收一亩就老天保佑了。所以中国人虽然用耧车解决了种的问题,但是没解决收割问题。

现在有了畜力收割车,一天割二十亩地,十天就能割两百亩,而且高原地区少雨,收割晾晒周期较长,因此可以种更多,收更多。

如此一来,就解决了关外种地的问题。

此外如果日后再有土豆或者玉米之类的作物补充,粮食问题就能基本解决。

大致勘察了伯尔乃河流域,沈云卿在地形草图上着重标记了伯尔乃的地貌特征,以便于回国之后派人前来进一步勘查。喜欢陛下的CEO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陛下的CEO泽雨轩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到泽雨轩(www.zeyuxuan.cc)

看剑来

最新小说: 大唐二愣子 我在秦时做丞相 三国之汉魏风骨 鲁国 醉吟江山 亮剑,开局砍翻坂田联队 虚构三国 华夏真相集 盛唐小园丁 他是大夏之皇,他要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