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历史军事 > 陛下的CEO > 第659章 技术战略

第659章 技术战略(2 / 2)

这样,明日再议时,邱大人就与鲁古图说,从关内运粮极为不便,靡费巨大。同时朝廷每年也拿不出六百万石面粉,让他自己降价。

待其降价后,再说为便于日后交付面粉,我朝需向塞外迁徙百姓,以便于耕种土地种植小麦,供应忽喇,让他们派人替我朝百姓伐木,以供我朝百姓定居驱使。”

“嘶……卧榻之侧岂容给他人酣睡,这恐怕不妥吧,鲁古图多半不会答应。”

“不,他一定会答应。”

沈云卿很是肯定,邱继匡不解,遂即又问:

“为何?”

“因为鲁古图非常清楚人丁对部族的重要性,同时也清楚草原需要开垦,更清楚岐人善于耕种。而且鲁古图并没按什么好心,真心与我朝和睦,而是琢磨着日后灭亡我朝,好取而代之。

因此忽喇日后若能得到关外大量岐人,对他岂不更为有利!”

“这,如此一来,我朝岂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现在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但十年二十年后,我朝大军人手一支枪,每番配属一百门大炮,忽喇却还拿着刀枪背着弓箭,他们岂是我军的对手。”

忽喇要面粉本来不是很大的问题,砍价之后岐帝国还能承受,因为现在制约农业产能的不是土地和人力不足,而是收割效率低下。

当然,还有土地地主问题,但这些问题都不重要,只要解决了收割效率问题,现在的粮食产能可以增加五到六倍。

朝廷目前已经有成熟的畜力收割车六千余台,只要继续扩大工部切削机床,制造更多畜力收割车,屯更多的田,就能提高现在的粮食产能。

而沈云卿考虑的问题是关外的经营和居民点,没有一个合理的借口和基础条件让忽喇接受。

现在忽喇既然索要面粉,不如卖个他个破绽,趁机用忽喇的人力,替朝廷在塞外搞一些建设,以便于向塞外迁徙人口。

而迁徙后的人口采取海通的“乡屯”制度,集中人力屯田,大量使用收割车,采取广种薄收的策略,同时加大力度提高小麦种子潜力,来提高关外小麦的产能。

现在收割车两匹健马牵引,日割达二十余亩,还不累人,关外既能养牛又能养马,存在养马的天然条件,也就存在大量使用马匹牵引收割车的平台。

而且塞外夏末雨水较少,收割期较长,大可以连续十数日收割晾晒,两匹马一台收割车,十天至少割两百亩,即便亩产只有一百斤,两百亩也有两万斤,约合五十八石,冬天还能种植燕麦,弥补一些,平常再养些牛羊,这笔账怎么算怎么划算。

而且如能再提高小麦和燕麦种子的潜力,亩产一百五十斤,供应忽喇六百万石面粉就不是问题。

“这笔生意我看可以做,只要让忽喇相信,他们日后能够攻取塞外我朝开拓的土地与人丁,让他们相信我朝在塞外迁民种地,是为了给他们供应面粉,这笔生意绝对划算。忽喇要我们的面粉,我们则用忽喇的人力替我朝伐木建房开荒。”

“可收割车眼下只在关内使用,若是忽喇日后见好,向我朝索要又该如何?”邱继匡担心道,担心忽喇眼红再索要收割车。

“他要收割车,就别想要面粉,让他自己去种去收。而且收割车需要定期修缮,坏了难道还大老远从六千里外送回神都去修?”

“那我朝提供多少面粉,忽喇才能接受我朝条件。多了,不好向朝廷交代,少了,忽喇也不会接受我朝条件。”

“至少得拿掉三百万石,能砍再砍一些。”

“但三百万石报给朝廷,仍然不是个小数目。”李义清仍嫌开价太高,他还没转过弯来。

“搁十年前,三百万石面粉是天价,搁现在也不容易,但如能增加收割车数量,三百万石面粉就不是问题,以一户五口人,两匹马一台收割车一季耕两百亩,亩产一百斤小麦计,至少能收六十石,朝廷哪怕只征收一半,也有三十石,剩下三十石足够一户五口人吃用两年还多。朝廷实际可征,四十石。三百万石石也只要八万户百姓。”

“那可是四十万人啊!从关内到塞外数千里地,如何在短时内迁来四十万人,要靡费多少钱粮!”李义清吃惊道。

“李大人别忘了,云中、关外两地现有新编岐军二十万人,一人背后就是一户,择其中自愿者连同家小迁来关外,组建虎屯营与屯垦乡,同时让忽喇出人力在塞外伐木,就地建造木屋用于居住,同时将朝廷半数收割车调往关外,先用于屯田,解决吃住问题。然后三百万石面粉可先拖着,能拖一年是一年,能少给就少给。”

“这能行吗!”

李义清高度怀疑,这时邱继匡说:

“国中公田已经无多,朝廷若能保障百姓在关外公田权益,应该可行。而且是以岐军名义迁民,由不得兵士个人。而且只要成功议和,两国相安无事,百姓便无性命之忧,此法虽然极端,但是可行。”喜欢陛下的CEO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陛下的CEO泽雨轩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到泽雨轩(www.zeyuxuan.cc)

看剑来

最新小说: 大唐二愣子 我在秦时做丞相 三国之汉魏风骨 鲁国 醉吟江山 亮剑,开局砍翻坂田联队 虚构三国 华夏真相集 盛唐小园丁 他是大夏之皇,他要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