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立下这规矩后,并州各地的仓库就越来越充盈了。裘盛一边铸钱,一边做买卖,用他所谓的‘破铜烂铁’换回他渴望的战略资源。
张小蓉、呆瓜、巧儿等人虽然不太认同那些铜钱是‘破铜烂铁’,但对用钱换回大量粮食和布匹的做法非常赞同。众人都夸裘盛非常明智,不过张小蓉则坚持用‘狡猾’一词,绝不用‘明智’。
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裘盛可懒得管是被评价成明智还是被评价为狡猾,他只要仓库里的粮食和布匹越来越多就好。
这些都是好事,但是还有让裘盛不那么痛快的地方:他是并州最高行政长官,行政方面无人敢违逆他的意思。但是却没有掌握并州一切军队的权力,只能掌握自己麾下的那些人。其余的军队虽然也能勉强指挥,但那是靠绣衣使者的身份指挥,有些名不正,言不顺。所以裘盛最想的就是并州早日军政一体,他好一个人独揽大权。
裘盛一直准备,可惜的是,这个机会一直没有到来。虽然如此,但是裘盛并未放弃,因为他模模糊糊的记得,东汉末年有些州是刺史,但有些州是州牧。虽然不知道州牧的具体权力是什么,但他的直觉告诉他,这一定能让他成为并州王。
这样苦等了将近一年,直到中平五年(188),才传来消息说灵帝对各地征讨叛逆的情况很不满意,有意进行吏治改革。
吏治改革?会不会就是将刺史改为州牧?扩大刺史的职权,不光主持一州政务而且主持此州军务,来个军政一体?
由于不确定,裘盛便没有召集张小蓉、呆瓜和刘黑心,仅仅问巧儿,“巧儿,你说皇帝这次搞吏治改革会打算怎么改?”
想了很久,巧儿最终只说了句,‘巧儿想不出来’。
不太高兴这么一个答案,但裘盛也没表现出来,毕竟巧儿只是一个丫鬟,并没读多少书,也没多少见识。平日里能帮忙出主意就很难得,属于非常聪明了。但推测朝政确实不是她能做到的。
裘盛只好退而求其次,问道:“皇帝十分不满现在黄巾猖獗,但是刺史只有行政权,军权分散在各郡太守那。如果要想尽快剿灭黄巾军,那就必须集中军权。巧儿,你认为皇帝是会新派一个主持一州军事的长官来,还是干脆扩大刺史的职权,让刺史兼有军政两权?”
“少爷,巧儿认为皇帝应该会新派一个军事长官来,要你和他一起配合剿灭黄巾军。如果真的将一州的权力全都交给一个人,那个人必定是皇帝非常信任的。少爷如果想成为那个人恐怕会有难度。”
明白巧儿‘会有难度’是什么意思。其实就是说如果不让皇帝充分相信自己,那自己就别想继续掌握并州。还在思考这些的时候,呆瓜走了进来,说有事禀报。
“什么事情,呆瓜。”裘盛说道,“瞧你的模样似乎很着急。”
“是的,消息是太尉曹嵩遣人送来的。那人说宗室刘焉提议皇帝取消刺史,改设州牧。让州牧总领一州的军政,以便剿灭黄巾军。而担任州牧的必须是宗室或者非常忠诚的臣子,那些达不到要求的刺史就改授其它职位。”
总领一州军政?这回裘盛算是明白为什么荆州牧刘表、益州牧刘璋、幽州牧刘虞、青州牧刘琮、豫州牧刘备全都姓刘。只因为他们是大汉宗室,是最值得信赖的一群人。为了将事情弄得更清楚,裘盛便命呆瓜将那送信之人带来,他要亲自询问。
没多久,那送信之人便进来了。虽然只是一个下人,但并不显得卑贱,昂首挺胸反而显得很自信,多半是因为做太尉曹嵩的下人而感到自豪。而且一直都是一脸诚挚笑容,让人看着很舒坦。
“你是太尉派来的?”
“是的,刺史大人。”
“太尉收到我送的礼物了吧?怎么样,他还满意吗?”
“多谢刺史大人,我家太尉非常喜欢。不过真正高兴的不是那两个奇珍异宝,而是之前你带着我家少爷共谋富贵。我家老爷说这次的事情有些麻烦,恐怕得费些力气才能保住你的位子。因为那刘焉提议多让宗室担任州牧,而皇帝似乎也是这个态度。”
“请问要怎么用力呢?说到底我也只是一个武夫,虽然也能治理地方,但其实并不懂多少官场规矩。”裘盛谦虚的说道,“这其中的道道估计还得你指教,相信太尉派你过来就有此意。”
没想到裘盛居然如此谦虚,这让那下人感到非常意外,立刻说道:“刺史大人太夸赞曹雄了,小人受宠若惊。”
“不必如此拘束,我这都是一帮粗人,没那么多讲究。”裘盛笑道,“既然你听不得‘指教’二字,那我就说‘问’。我确实有些问题还要问你了。这样你总不会受宠若惊了吧?”
“不会了,有什么问题大人请问,小人必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那刘焉要设个总领军政的州牧,那我们这些原来刺史怎么办?”裘盛问道,“难不成又打回原形当太守和校尉?”
“太尉大人说事情还没坏到这地步,但是如果不做一点准备,这也是很有可能的。上次大人去京城应该就明白做准备的重要了。”
“是的,这小小的并州钟官令是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弄到的。这次大改革如果不做准备,那是必败无疑。多谢了,曹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