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里的纸烧完了,蜡烛与线香才燃了一半。晏归符起身,沈书也不好再跟地上蹲着,连忙也起身。
晏归符朝他拱手做礼,说:“大人且去安睡,等线香燃尽,卑职自会将此处打扫干净。”
见晏归符不愿意多说,沈书也没有多问,摆了摆手自回房间里去。直至躺在了床上,沈书把被子团在胸口,暗自想道:晏归符已到婚配的年纪,他口中所称的玿林,也许是他的夫人。年纪轻轻,也是可叹。
从至正十一年天下大乱起,各地多有妻离子散,流离失所的的惨事。只是乱世之中,一个人要寻求自身的安稳尚且艰难,更不要说祭奠亲人先祖,没几个人能顾得上。
沈书抱着被子翻了个身,模模糊糊地想:这斥候倒是个有情有义的。
这一觉沈书睡得很熟,被人叫醒时犹自在昏昏沉沉的梦境中,只将一只眼睛睁开一条缝。
李恕用手在沈书脸上拍来拍去,抓着沈书双肩便是一通猛摇。
“快,快,快,有人进城来了。”李恕掀去沈书身上的被子,一手抄起旁边矮凳上的袍子把沈书裹住。
沈书趿着鞋,嗓音仍带着浓重的鼻音,出门兜头便是一阵冷风,这才清醒过来,后脑勺惊天动地的抽疼,显是这一晚连着醒几次,人便有些昏沉了。
沈书他们住的地方不在贯通南北的正街上,除非有大队人马四散入城,住在这条街上的人是不会被马蹄声惊醒的。一时之间,整座和州大半民居都亮起了灯,家家闭户,不敢出门。
早前得了沈书吩咐,家里人俱是严阵以待,然而除了马蹄声,街面上却也没有喧哗吵嚷的人声。过得小半个时辰,连马蹄和脚步也都远去。
“把水缸挪开。”沈书一手扶额。
郑四他们听见外面有马经过,便按照一早商量好的,把门边的水缸抬过去堵上,于是想从门缝里窥一眼街面上的情形也不可得。此刻外面已经没有了动静,郑四与周戌五、林浩两个,合抱着水缸,将它侧起,滚到一旁。
沈书把耳朵贴在门上,没听见什么声音,便抽开门闩。
此时外面竟站了一排好几个人,还有抱着孩子的,连前几日要给纪逐鸢保媒的那位张婶也抱着孩子站在外面。
两名中年男子抄着铁禾叉,一脸警惕地不住往街面上张望。
“沈少爷,今晚这是怎么回事?”
我也想知道你们都堆在我家门口是怎么回事……这么大一伙人扎在门口反而引人注目,沈书只得把邻人都招呼进家门,又问过他们各自家门是否已经锁好,其中两名男子回去锁门。
正好沈书走到街面上去,前后一打量,见到零星几个人也站在街上,同他一般四处乱看,有人只将门打开一条缝,片刻后把门关死。通街上已没一个兵丁,飞扬的尘土尚未散尽,如同半夜里下了一场浓雾。沈书鼻子发痒,一连打了十数个喷嚏。
少顷,郑四与周戌五去厨房烧了两大锅水,一人一碗茶水煮了出来,给众人捧着暖手。
沈书去换了衣服过来,他一走进正堂,妇人们纷纷闭了嘴。
张婶俨然已忘了那天晚上跟纪逐鸢翻脸,强挤出几丝僵硬的笑容,有商有量地对沈书说:“少爷,咱们这通街上,就你兄弟在军营里做事,今天夜里这是怎么回事?有个说法没?要是有什么消息,少爷不妨也给咱们说说,也是做好事积大德了。”
另一人也是前些日子来家吃过酒的,是个脸膛紫红的粗短男人,搓着手,脚在地上不住抖动,眼神闪烁地勉强把沈书看着,十分不好意思地说:“要是又要打了,少爷就漏个口风给俺们,大恩大德,往后过上安稳日子,必然全家感激,在弥勒佛跟前给少爷求来世今生的大富贵。”
这一听越说越没边了,沈书做了个手势。
众人皆是一脸惴惴然把他看着,是把沈书的嘴盯得紧,生怕听到什么坏消息,却又盼设施农户这里能给个准话,是走是留也能快他人半步。
郑四放了一只茶碗在沈书手中,起身,在沈书侧旁站直,板起水泼不进的一张脸说:“能说的少爷自然与你们说,都别打岔。”
原本沈书也有些紧张,不知道郭子兴的兵马进城后会做什么,见到郑四这个派头,心里有点好笑。果然是在朱家做过事,这种场面怕是没少见过。
但沈书心中知道也经历过,这种像是被装在密不透风的套子里的不安,每当一地有战事袭来,最后得到消息的,便是最先惨遭蹂|躏的百姓。
“应当打不起来。”说这话时,沈书扫视过众人,有些人一脸茫然,有些人显得怀疑不安。
“你们要不放心,就在我这里住两晚,进城的是郭公的军队,来投奔他干女婿,人多才从咱们这街上过。现在兵马也过去了,这不是无事?”沈书喝了口茶。
“少爷可不要哄骗咱们,进门的时候,老嫂子都见着了,你们大门后头,可是杵着一口水缸,不是用来堵门的么?想来没有少爷说的这么轻松。”
说话的人沈书认识,也是那天来家里吃饭的,便是那阻止孩子摸狗的妇人,今日也抱了孩子过来,男孩抱着她的脖子正睡得香甜。
沈书道:“水缸确实是堵门用的,却不是用来防郭公的兵马。这几日城中不少人户遭人抢劫,想必大家也有耳闻。总兵派兵在城里巡查,但孙德崖的大名不知大家是否听过。”沈书也不管他们听没听过,径自说下去,“此人原先也是濠州起来的,手里握着数万人,滁州军进了城之后,他仗着自己手里人马,把亲兵带进城抢劫。郭公星夜赶来,便是来助总兵铲除这贼人,往后大家都能有安稳觉可睡。”
不少人犯起嘀咕,都窃窃私语,不敢高声。
“你们都住在这条街上,要是有事,也不会你们全都被人抢了杀了,就我一家无事。我兄长是在军营效力,却不是什么将军元帅的,就是日子活不出来,混口饭吃。我这里叔叔婶婶们也见到了,前院后院一共就是六个人,要是不放心的,来我这里住,我叫人收拾房间。或者回家去住,有事时过来,互相有个照应,我一定不会闭门拒客。”沈书顿了顿,正色道,“至于漏个消息什么的,我是真没消息可漏。再说了,真有什么消息,我还在这儿?”
那十数人一番计议,有两家人决定住下,沈书让郑四与周戌五把房间收拾出来给那两家人住。隔壁的张婶带着孩子和男人回去了,斜对街的寡妇带老太太住在了沈书家里,抱着熟睡的孩子那个妇人也带着家里男人留下来。
等人安顿完,天已经快亮了,沈书叫林浩把车从侧门牵到正门外,又让郑四做一碗咸菜面来吃。就着几块脆萝卜,沈书唏哩呼噜把早饭吃了,才算活过来。他跟李恕打了一声招呼,让李恕待会收拾完先去总兵府找朱文忠,自己晚些就去。
一个妇人在屋檐下洗头,木瓢停顿下来,她把沈书看着。
沈书看也不多看她一眼,吩咐郑四把狗关好,拴到后院角落的老榆树下面去,省得咬着人。
妇人双手合十紧贴着黑绸一般的长发,从上到下淅淅沥沥挤出半盆水来,手腕翻转向后一捋,犹带着水光的头发像是一根鞭子抽到她的背上。妇人直起身来,一夜未睡的脸黄一块白一块,尚未敷粉,不怎么好看。
“少爷这是上哪儿去呀?”沈书才要出门,那妇人在身后问。
“出去打听一下看什么情况。”沈书笑着答。
妇人点了点头,叮嘱沈书一定记得有什么消息赶紧回来给大伙报个信,随即拿起盆,扭着身子进了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