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历史军事 > 我是顺平侯 > 第1229章 丢人的穿越客

第1229章 丢人的穿越客(1 / 2)

袁梦荷小声道:“堂兄得以重归官场,全赖陛下恩德。但有所差,他定会竭尽全力。”

袁梦荷知道戚继光,以及那支赫赫有名的戚家军,堂兄这次去义乌被寄予厚望,但她不知道三个月后这支队伍去哪里作战?如果是辽东,为何在几千里外的义乌练兵?

赵云不便说的太多,搂紧了袁梦荷,天亮还早,再睡会!

袁梦荷很顺从,任君采撷的样子,但她的鼻子被贴住,喘不开气,又不敢轻易挪动。赵云发现了,笑骂一声“傻瓜”,你要是被憋死了,岂不是朕的罪过。

太监徐应元刚一进殿,遭到皇帝劈头盖脸一顿训斥。

“顺义皇庄建设工期紧、任务重,一大堆事挤在一起,朕恨不得立即赶去处理。徐公公未得诏令,何故进宫?”

徐应元待皇帝发完脾气,方才说道:“听闻朝中大臣齐集午门,竟然敢向陛下逼宫,奴婢心中忧虑,因此才……斗胆前来,请陛下责罚!”

也别责罚了,“你去过午门?”

徐应元道:“奴婢从午门过来,那里已经聚集文武大臣一百多名,六部尚书几乎都在。”

赵云余怒未消,自从他决定各处仓库合一,户部太仓为中央库银唯一管理及存放之处,朝中反对意见渐多,先是奏疏横飞,接着玩了把午门逼宫。

上一次群臣在午门外聚集是什么时候?

徐应元是宫中老人,回答道:“上一次是万历帝在位时期,为当时的太子,也就是泰昌皇帝争取应有的地位,群臣不畏罪责屹立于午门之外,哪怕廷杖在所不惜。再朝前,应该是嘉靖年间,杨廷和、杨慎父子率群臣在午门进谏,很多人被廷杖,包括杨慎在内不少人被终生流放。”

赵云苦笑道:“皇爷爷不立父皇为太子,年纪到了不让父皇蒙学,群臣仗义执言,于午门集合抗议乃正义之举。朕昵?一心为重振大汉社稷,何错之有?怎会有这么多的人反对?”

“陛下息怒!百余人中多为趋炎附势者,未必发自真心。”

赵云命令徐应元,“你既然赶来宫中,朕便给你个差事,速速前往午门,准备一个名册,让大臣们逐一在上面签字。”

徐应元等了片刻,见皇帝没有其他安排,领命而去。

王德化从后面走出,他一向不得徐应元待见,刚才避而不见,待对方走了才肯现身。

赵云看到他,问道:“都察院左都御史可在?”

王德化没敢立即回答,凑近了小声提醒,“陛下莫非忘了,兵部尚书崔呈秀兼任都察院左都御史。”好的嘛,都察院老大是崔呈秀,其他官员大**附,属于魏忠贤的阵营。

“记得有个副都御使杨所修,上疏弹劾兵部尚书崔呈秀、工部尚书李养德等四人不孝,父母去世却不回

家守孝。”

王德化应道:“那个杨所修并非善类,此人同样是魏忠贤的人,只是比不上崔呈秀等人受宠,在阉党中排不上号。正因为他有阉党的背景,所以才写了那封奏疏,因为他判断魏忠贤斗不过陛下,急于撇清和魏忠贤的关系,怕的是阉党倒台他会受连累。”

赵云没有太在乎,甚至在他眼里“阉党”并不存在,大汉朝以法治天下,一个做皇帝的,不能狭隘的用站队来衡量臣子。

“让杨所修见驾,朕有任务给他。”

王德化没有听令,为难的说道:“据说杨所修奏疏呈上之后,魏忠贤和崔呈秀已经找人当面训斥,他又

不能撤回奏疏,也不能上奏批评自己,于是找了好友吏科都给事中陈尔翼上疏,对他写的内容逐条批判。”

最新小说: 北宋大表哥 崛起之我的阿根廷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三国突将 我在红楼改气数 重生南美做国王 万事记录 天中游离 吕布从一只麻雀开始的逆转人生 北宋末年的风流王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