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都市生活 > 有国之民 > 第一百一十九章 知青下乡

第一百一十九章 知青下乡(2 / 2)

自从参加工作以来,除了那一次为小姨子找工作之外,不管家里遇到什么困难,他也没有因为家里的事情找过厂里。在他的心里,对于党一直存有感恩之心,不愿意给国家添麻烦,但是别人不知道啊。在外人眼里,这个谢晋元什么事情都不求人,反而成了骄傲,清高,架子大,不近人情。

人们对他有这样的看法,也是人之常情。因为,大家都是平民百姓,有困难找组织,找**,找上级领导。你什么事情都自己解决了,还要上级干嘛?

厂里组织的盛大的欢送,锣鼓喧天,红旗飘扬,,十几辆大卡车卷起一路烟尘,将一百多子弟送到灵宝最西部的程村公社插队去了。

程村公社面积很大,主体是一片沟壑纵横的黄土塬。沟壑里生长着一些草地和次生林,通常是放羊的好去处。南部是是秦岭山脉,北边防护林为界。高高的黄土塬下面,就是宽阔的黄河谷地。

公社所有的耕地、果园等,都坐落在塬上。村庄坐落位置可以分成三大类:一类是生活条件比较便利的黄土塬,这里分布这主要的耕地和果园。并且,在北部边缘,有长达几十里的防护林;第二类是南部山区的延伸,这里交通不便,但是不缺水。第三类是在巨大沟壑中。新卫厂前来插队的知青,都被安排到黄土塬上的北社、程村、姚王等大队。

谢晋元的两个儿子被安排到姚王大队下属的第六和第八两个生产队。

大儿子所在的知青组有七个人,六男二女。男女分住两家房东的家里。厨房在男青年住的房子窗户外面。屋檐下是做饭的炉灶,烧散煤和柴火。

他们刚才学校出来,思想简单,一腔热情,根本不知道到插队落户是怎么一回事儿。不过话说回来,即使知道也是无用。在时代的洪流中,每个人都只能跟着走。

知青们刚来到这里,充满斗志,要在广阔天地里赶出一番事业来。他们对农村的一切还感觉到很新鲜。而且在第一年,国家每月还给知青供应口粮。下乡的知青们不愁吃喝,生活很稳定。每天下地干活回来,尽管很累,还有心情吹拉弹唱的娱乐。

到了秋天,这个收获的季节。看着堆在地头的玉米,知青们看着自己锄过的地里生长出来的成果,更加兴奋了。他们混杂在村民中,一起大称分粮食,不亦乐乎。

和贫下中农生活在一起,劳动在一起,知青们感觉到好像已经和农村结合在一起了。但是,后来发生的事情打破了他们的想法。

冬天到了,各个生产队按照惯例,组织人力去几十里外的山里割蒿,拉回来沤肥。这里很穷,买不起花化肥,没有养殖业,农家肥数量很少,这是为了保持土地的肥力。冬天去山里割草沤肥,是这里自解放前就流传下来的传统。

割蒿已经有形成固定的流程。去山里割蒿的人员分成两拨,一拨负责进山割蒿,另外一拨负责把割下来的蒿拉回来。大儿子被安排到拉蒿的队伍。

生产队给他一辆架子车,也就是板车,跟着队伍出发了。二十几辆车,没有牲口,全靠人力。半路休息的时候,大家就围拢在一起吹牛聊天。

一个村民说:“听说,今年冬天大队又要平整土地,不知道是真是假。”

另外一个人说:“那还有假!听说队长已经把名单报上去了。幸亏我出来拉蒿,不然的话就被派出去挖土了。”

一个人附和说:“是啊。出来拉蒿比挖土好多了。挖土太累,整天不得歇息。”

一个人问道:“李牛儿,听说你年年来拉蒿,已经有很多年了吧?”

李牛儿,是一个四十多岁的老农民,叼着长长的旱烟袋,闻言斜眼看看他,鄙夷的说:“你们这些瓜娃儿,知道个屁。出来拉蒿,自己带馍馍,像头牲口一样拉车,还觉得好。好个屁。要是在旧社会,拉蒿才真的是好活儿呢。”

一个人问道:“旧社会拉蒿怎么好?”

李牛儿深深吸口烟,吐出一股烟雾,说:“旧社会,我给地主家拉蒿,是大骡子拉车,人家还发给我们每个人两个大白馍馍。有一次,地主忽然给我们了发黑馍馍,大家还闹起来。逼着地主给大家换成白馍馍。后来才知道,黑馍馍是用黑米掺红枣红糖做出来的,地主说是怕山里天气冷,给大家专门做的。”

“你们看看现在出来拉蒿,拉车的是人,吃的是自己带的玉米面饽饽。竟然还算好活儿了。唉。”

第一百二十章 为食而活喜欢有国之民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有国之民泽雨轩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到泽雨轩(www.zeyuxuan.cc)

看剑来

最新小说: 情感主播 阿林传 道主:从做梦开始 重生系统归来 家长里短之大狗二狗 文娱帝国 文娱万岁 浮庸行道难 光霞庄园 我真不想靠反串出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