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到底是什么生意?”
“永乐年,国朝能驱洋万里,海外诸夷有敢不从者立诛灭。到后来,缩首近海,尚无海贼敢上岸劫掠者。可到近年,竟有倭寇不断袭扰岸上,为何?水师羸弱罢了!”陈志侃侃而谈道。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杜大人出身军户,应该最清楚其中的道理。若是冰刃不行,那打仗肯定打不赢,空手就是打不赢拿刀枪的。”陈志颇为自信地道:“而洋夷之所以能步步逼进,全靠其火器。譬如弗朗机炮,可连发,如天降火雨,谁能当之?”
“船坚炮利……”杜修明低头沉思起来,他原本以为,明朝的火器不至于落后西洋太多,谁知海战屡战屡败就是因为这个。
明朝尚有改革上进之心,到了满清,则是愈加颓废,故而让洋人彻底打上了岸。
从海外扬威,到退守近海,再到龟缩岸上,再到丢失岛屿,被人打上岸,打进首都,这其实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杜修明心中暗道,这样的趋势,就在本官这里结束吧!
“杜大人在想什么?”
“韩武,和洋夷也有关系?”杜修明问道。
“就是因为有关系啊,他把洋夷的炮买过来,给太湖水师装备上,再过些年,太湖水师就能纵横四海,天下无敌了。当年太祖爷,正是靠着水师阻拦长江,才在江南立足稳的。”陈志回到,像他这种文官出身的,对太祖实录读了不知道多少遍。
“我说他赚那么多钱做什么,原来还有割据之心,相比之下,江家就差多了。”
“江家?江家、黄家这种,不过是韩将军的犬牙罢了!”陈志回到,无意中又透露了一件事。
江家也是韩武的人!
难怪了,和江家说清楚盐政改革的事情之后,这么大能量的韩武并没有站出来反对,那是他觉得也有赚头。
“咦,杜大人,你当真一点也不清楚吗?”陈志觉得有点不对劲。
“我从无名小卒到钦差大臣,拢共没到三年,我知道的事情太少了。”杜修明摇头叹气,顿了顿又道:“我听说,倭寇在岸上互斗,也是洋夷想上岸?”
“不错!洋夷虽然炮厉害,可就是船小路远,鞭长莫及。他们眼见倭寇上岸,自己以后无利可图,便挑起内乱,和岸上大家族联手。”陈志靠在椅背上说到。
“倭寇,江家,皆不过是棋子啊。”
“谁说不是呢?”陈志问道:“杜大人都来这么久了,黄家的人怎么还不来?”
“恐怕来不了了。”
喜欢回到明朝当小兵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回到明朝当小兵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