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李晟独木难支,一心想要尽早收复长安的德宗,再次打起求蕃平叛的念头。
四月,崔汉衡又劝说尚结赞。
尚结赞看到看到唐朝的窘境,不动声色的等着唐朝自己调高价码,果然唐朝最后痛下血本,口头答应事成之后,把伊西、北庭等地送给吐蕃作为酬劳,又答应每年赠送一万匹彩绢吐蕃。
这样尚结赞才遣大将论莽罗依率兵二万助浑瑊,唐蕃两军联手,在武亭川大败叛兵,斩首万余及。
取胜的吐蕃兵纵掠一番后,并未进一步出击叛军,因朱泚给吐蕃送去了金帛以为贿赂,吐蕃军队得到大量好处,再加春天军中瘟疫流行,尚结赞引兵而去。
武亭川位置
784年(兴元元年)五月二十日,李晟整顿军马,汇同浑瑊、韩游瑰、骆元光等将联兵围攻长安。
六月初,平复长安,朱泚西逃投奔吐蕃,行至泾州部将拒不开门,逃至彭原(今甘肃宁县西北)被部下杀死,传首长安。
德宗闻报,李晟收复长安,激动地泪流满面,说道:“天生李晟,以为社稷,非为朕也。”
晚唐诗人李商隐有《复京》一诗,专讲李晟收复之功:
虏骑胡兵一战摧,
万灵回首贺轩台。
天教李令心如日,
可要昭陵石马来?
六月十九日,德宗从梁州出发,七月十三日,德宗回到长安。
回到长安的德宗皇帝赏赐平乱的诸功臣之后,依旧心神不安,偌大疆土处处烽烟四起,何时何处才能安享太平?!
想到此处,德宗开始日夜怀念唐朝的一位牛人。
他召李泌入朝,这位牛人李泌,身为三朝帝师、四朝元老,入朝后,大小政事均问计于李泌。(李泌入朝之后的内容,可参见前文《李泌——最顶级的战略家,用一招为唐朝续命百年》)
五、奉天之难的影响
兴元元年(公元784年),唐德宗下罪己诏,承担了所有战争罪责,除称帝的朱泚外,对反叛的藩镇“一切待之如初”。
这实际上宣告了德宗削藩计划的破灭,在唐庭承认了河北藩镇的特殊地位和利益后,反叛藩镇都表示归顺朝廷,取消了王号。
这次历时五年的削藩战争,导致“天下户口三耗其二”。
《元和国计簿》上记载:当时在编人户共一百四十四万户,比天宝年间纳税人户减少了四分之三,全国依赖国库供给的军队有八十三万多人,比天宝年间增加了三分之一。大约每两户人家供养一个士兵,这还不包括临时征调的士兵。
也就是说,当时中央财政养着这么多节度使的士兵,却并没有节度使的任免权,只是维持住了节度使名义上承认中央的权威。
因此,李适从执政前期厉行节约,迅速转变为极度敛财。
当然,必须要看到,李适的敛财一定程度上是在为中央聚集财力。
《新唐书?食货志》记载:“因德宗府库之积,颇约费用,天子身服澣濯”。可见李适在削藩战争后还是一如既往的节俭,并没有变得多奢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