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出门,什么样先进的交通工具没有,还可以自驾,有各种导航,如果不进那深山老林,根本不存在着迷路一说,至于一日三顿那不要太简单了好不好,只要荷包充足,到哪儿不都能吃个满嘴流油;而这古代,你有银子,也买不到,一路上还得自己做饭吃,拿出十分注意,迷路也是分分秒秒的,而且还十几二十几里地都没有人家可问,还得担心野兽和匪徒,就算荷包充足也把你弄得灰头土脸,跟出来逃荒一样。
所以秋小蝉被现实打脸了,觉得出行的功课没做好,放弃了潇潇洒洒一路好吃好喝游玩心态,做好了吃苦的准备。
在客栈总算可以洗个热水澡,还终于可以吃不是腊肉腊肠做的菜,虽然那客栈那没油的菜真心不好吃,她秋小蝉知足了。
吃过饭,秋小蝉便和麻雀去镇子逛了一圈,见有两个农妇卖鸡蛋,每人篮子就十几个鸡蛋,想着离开客栈后又只能吃那些东西,秋小蝉便把两个农户的那鸡蛋买了下来,又见有买山里野果的,看上去就挺酸的,秋小蝉也买了。
拎着鸡蛋和野果子一进客栈,秋小蝉和麻雀就被掌柜叫住了,说正好有去丹阳城赶考的文士,他们知道如何去丹阳城,秋小蝉大喜,把鸡蛋和野果子递给麻雀,向掌柜讨了人家的房号,忙去拜访。
一看就是标准的读书人,秋小蝉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当年的林运,只不过两人比林运都年长得多,一个姓崔一个姓文,能去丹阳城参加考试,应该是去参加会试,那至少都是举人身份了,书念到这一步的人,自然都有些许恃才傲物,当然人家确实有可傲的,不过读书人大多还是懂礼的,非常详细地告诉了秋小蝉去丹阳城如何走,只是两人的走法不同,这次结伴也还没决定走哪条路,所以忍不住在争论了起来。
秋小蝉知道大概的方向就满意了,只要方向不错,至于早几天,晚几天到都无所谓,又不想与两人结伴,不知道是自己前世厌学,还是因为林运,反正她是不太喜欢读书人,何况两人还有股瞧不起没读书过的人的那种酸腐气质,比小怀镇的童生老爷还有过之而无不及,分分秒秒触及秋小蝉的底线。
秋小蝉问好路,又问掌柜,客栈还剩的40来个鸡蛋,她就又买了20几个,凑齐50个,然后向掌柜的借了客栈的灶房,煮了50个茶叶蛋,备来第二日路吃,做好后,让麻雀给那两个告诉路的读书人送了8个,给掌柜的留了6个,才把其余的拿回房间,感叹还有银子任性,茶叶蛋想吃多少就做多少。
回到房间,麻雀和哑巴各吃了两个,都说好吃,秋小蝉和秋二娘也吃了一个,秋小蝉便交给哑巴,让他收好,剩下的明天在路上吃。
秋二娘吃着秋小蝉煮的茶叶蛋,见她还留着有带路上的,满意了,觉得闺女总算长大了。
第二天秋小蝉和秋二娘洗漱完,收拾好,听哑巴和麻雀在争吵,秋小蝉忙走两人房间问发生了什么,哑巴生气地比划了一气,秋小蝉才明白他说麻雀昨天夜晚偷吃了6个茶叶蛋,麻雀也生气地辩解说明明是哑巴自己念嘴给吃了,偏推在自己身上,不是看他是个哑巴,真想跟他打一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