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href="https://www.ttkan.co/novel/user/operation_v3.html?op=set_bookmark&novel_id=songjiang-qingye7&bookmark=1177" class="anchor_bookmark"><amp-img src="/novel/imgs/bookmark.svg" width="30" height="30" alt="bookmark" title="新增書籤"/></a>
葉青的馬車緩緩駛入進了燕王府,而葉青這個人,此時則是出現在了杏園的門口。
青丘恭敬的迎候葉青與徐寒進入杏園,而此時的皇宮勤政殿內,趙擴已然從衛涇、韓瑛的嘴中得知,宮裡宮外這幾日盛傳的一些關於葉青的消息。
不止是朱熹的學生都被從牢裡被葉青暗中救了出來,就連那些流放罷免的學生,也因爲葉青的關係,如今早已經揹着朝廷各自歸鄉。
而其中令趙擴心頭堵心的,自然還是在葉青北伐之前,臨安盛傳的那些關於葉青鎮守北地,爲大宋贏得繁華盛世之象的種種流言蜚語,竟然全都是朱熹在暗中散播出來的,目的就是爲了給葉青營造一種大宋朝不世功臣的影響。
“也有人說,葉青之所以會被聖上您賜封爲燕王,也正是因爲……受了這些坊間傳言的影響。若不然的話,葉青即便是功勞再大,也不會晉封爲我大宋唯一一個活着的異姓王。”衛涇低頭稟奏道,餘光則是看了一眼趙擴那握着毛筆的右手,此刻已經是青筋畢露。
<center><div class="mobadsq"/></center>
“就是一些朝堂臣子也在議論紛紛,葉青之所以會幫助朱熹跟其學生,就是希望朱熹等天下文士,能夠幫他散播不世功臣的聲名,從而使得他能夠在攻取燕雲十六州後,如願被朝廷晉封爲王。”韓瑛在一旁跟着說道。
啪的一聲,趙擴手裡的毛筆被生生握斷,有些咬牙切齒的趙擴臉色陰沉,冰冷着神情:“好一個葉青,他兜了這麼大一個圈子,竟然是把朕戲耍的團團轉!當真是可恨!”
看着趙擴咬牙切齒憤恨的樣子,衛涇與韓瑛在一旁也不敢多說什麼,畢竟,在他們看來,葉青爲了燕王的爵位戲耍趙擴確實是真。
“還聽到了一些什麼?”趙擴冷冷的問道。
衛涇跟韓瑛則是互望一眼,兩人都猶豫了下後,最終還是由韓瑛開口說道:“榮國公當年曾去過長安,據說……據說曾在長安見到過葉青私穿……私穿黃色服飾,而在長安,當年金國皇帝也曾駕臨此地,據說兩人之間早已經定下了秘密協定,說會支持葉青在北地……。”
www ⊕ttκΛ n ⊕C〇
韓瑛的語氣有些顫抖,雖然她並不相信葉青真的會謀反,但如今這幾日,這些傳言都傳的有鼻子有眼,而且榮國公趙師夔,當年也確實去過長安,同樣也曾親眼見到過金國皇帝在臨安與葉青談笑風生的景象。
“葉青當真想要謀反不成!”趙擴不等韓瑛說完,拳頭便重重的錘在桌面上,發出一聲悶響,讓原本就緊張不安的衛涇跟韓瑛,則是嚇得一個面色惶恐。
“只要葉青篡位成功,燕雲十六州也還會還給金人。有傳言,與其說是葉青攻佔了燕雲十六州,倒不如說是金人把燕雲十六州暫時借給了葉青。因爲……燕京等地就是如此,根本沒有射出哪怕一根箭矢,金人就把城池讓給了葉青。”衛涇戰戰兢兢的說道。
此時此刻,他已經無法分辨這些傳言的真假,內心深處只有濃濃的惶恐不安。
正所謂無風不起浪,既然在葉青回到臨安後,臨安城就這麼快有了這些傳言,那麼這些傳言即便不全是真的,但也不能全部當做假的來看。
畢竟,這些傳言所說的也都是事實,北地雖然有幾路已經屬朝廷節制,但重要的路、府依然還是在葉青的節制之下,就比如長安、太原。
何況還有榮國公趙師夔這個人證不是?不管如何說,趙師夔可是曾經親自到達過臨安,而且趙師夔身爲宗室,在這個時候絕不會用謊言來矇騙聖上不是?
再加上在燕京當時葉青確實未發一箭,就輕輕鬆鬆的拿下了燕京城,而且緊隨着他人也跑到了金國中京路,甚至還因爲金國皇帝與蒙古人結下了怨隙,所以以上這些種種理由,都足以讓人相信,如今身爲燕王的葉青,確實已經對宋廷有了取而代之的野心!
而他想要晉升爲王爵,顯然也是爲了接下來的篡位做準備。
“葉青麾下如今還有遼國公主耶律月,夏國亡君李安全,而金國臣子耶律楚材,如今也是葉青麾下的官員,也難怪他一直在拉攏慶王叔以及吳王叔趙師淳,母后甚至還想要把吳王叔的兩個女兒許配給葉青的兩個兒子……。”趙擴不自覺的搖着頭,喃喃繼續道:“若是真讓葉青得逞,跟宗室之間聯姻成功,恐怕到了那時候……不,這一次葉青回臨安,恐已經想要謀反了。慶王叔、吳王叔跟他向來關係匪淺,北地一直被他緊緊握在手裡,如今朝廷有意染指節制,所以……葉青又怎麼會心甘情願真心交出北地各路呢?顯然,這是葉青用來麻痹朝堂以及朕對他放鬆警惕的計謀。”
<center><div class="mobadsq"/></center>
韓瑛有些憂慮的飛快的看了一眼趙擴,隨後又看了一眼低着頭的衛涇,嘴脣連動了好幾次後,終於是在略顯寂靜的御書房內吞吐道:“但……但這些如今都是傳言,還……還沒有確鑿的證據,若是聖上輕信的話,豈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