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堂堂国公府的嫡小姐,嫁进侯府这么多年,除了没有为侯爷生下一儿半女,哪里做得差了?
十几年前,他领着外面生的儿子回府认祖归宗,不顾她的脸面,硬是逼着她认下南庭筠。
十几年后,他居然还想故技重施,让她同样认下樊娘之子。
她一个无所出的妇人,若那孩子果真是南庭家骨血,她也不能阻拦,可南庭复千不该万不该打着让她认嫡子的心思!
她又不是没有儿子!
眼跟前,活生生长大的庶子南庭筠,不比那野种强上万倍!
就是认个嫡子,她也不是没有选择的余地。
“明日随我回国公府,既然筠儿上进,我这个做母亲的也该为他寻个好老师。”
“夫人终于想开了。”
不久,关于科举和大婚前后争论之事,终于有了结果。
这一次难得的,摄政王破天荒退了一步,依着女帝的意思,先取士后成婚。
看着朝臣们高兴的样子,宋辞君看向蔺琰,对方的态度还真有点让她意外。
怎么就突然如此好说话了?
宋辞君也没深究,总归结果是好的,那就够了。
朝堂上有了定案,后面的事情自然也顺理成章,消息传出去,外面欢欣鼓舞。
考试时间定在下月二十一,届时所有人下场竞技,考试分文、武两科,先文后武。
若有人文武通达,便是文试不成,还能以武报国。
总之是个人才,朝廷这回就给你机会!
不少官员对此颇有微词,觉得此次恩科只设文试就够了。
宋辞君心想,凭什么?
朕要明经取士,自然不会厚此薄彼,文武都要!
她现在什么都不缺,就缺人才!
以摄政王、韩相等几位权臣为首,纷纷表示对女帝的支持,这样的杂音很快转瞬消失了。
此次恩科主考官,宋辞君特命当初提议恩科的吏部老尚书王衍为会试总裁。
又从一二品官员之中和翰林院等处抽调一批进士出身,共同主持考试。
王衍领旨谢恩,下朝后红光满面去筹备此事。
至于宋辞君自己,散了朝会后,她在弘德殿上课时,特意向几位老师请教这明经取士之道。
授课臣子感动的稀里哗啦。
陛下越来越有圣君明主之相了,终于不像以前得过且过。
蔺琰下朝后来陪读,坐在不远处自己看书,偶尔抬头,看见她和老师们讨论热闹,白皙干净的脸上竟隐隐多了圣明之气。
蔺琰忽然想到什么,不禁心中冷笑一声,复又低头看书 。
宋辞君与几位老师聊完才了解,大夏自建国以来,两代十载总共开科两次,停办一次,共取士386人,多半是诸名门世家文武百官之子,其余多出自名门书院,师从名士大儒,细究起来,弯弯绕绕的都是联系。
真正出身寒门无所依仗之人,少之又少。
宋辞君心里悟了,难怪!
蔺琰并不紧张她张罗此事。
她回头看向蔺琰,心想,他一定是认为,即便这恩科办成了,她也未必能捞得几个像样的“自己人”。
喜欢朕在前朝有座坟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朕在前朝有座坟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