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亮剑》的都知道,李云龙在打仗方面是个好手。
但同时也不是个省油的灯,自作主张战场抗命的事儿可没少干。
所幸上级领导看中了他的能力,往往能功过相抵。
其实在日军,也有一个将领跟李云龙很像。
战略谋划功底深厚,但却性格高傲,向来不把长官放在眼里。
虽然也立了不少战功,但下场就没那么幸运了,不仅被免职,还被打发回了日本老家。
(二战结束后,横山勇被判为乙级战犯。
虽然还算不上罪大恶极的甲级战犯,但因他的罪行也非常大。
最后法庭判处他绞刑。
我们都知道,即使在日本甲级战犯中,也只有七个人被判处绞刑。
而横山勇作为乙级战犯也被判处绞刑,足见其罪恶之大。)
这个人是谁呢?就是有日军“战术大师”之称的横山勇。
日本近代第一战略大师石原莞尔,素来高傲孤僻。
很少有人能入他的法眼,而横山勇就是其中的一个。
二人不仅是交好的同学,而且性格相似,都踌躇满志。
战略眼光也都极为相近,所以当初石原莞尔在日本军部混得不尽人意时,横山勇也是失意落魄了好长一段时间。
横山勇的崛起,也是带有一点幸运成分的。
首先是他的前前任阿南惟几,在长沙会战中遭到失败,被司令部免了职。
而后又是他的前任冢田攻,在乘坐飞机的时候不小心被击落身亡。
这才轮到了横山勇出任日本陆军第11军司令。
他上任之后的第一战,也是极具横山勇个人特色的——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开始着手推进他的常德攻略,虽然这一次是孤军深入作战,但是横山勇却完全没有怯手怯脚的表现。
他命令第11军以不规则的行进路线机动推进,不仅让第六战区司令孙连仲难以追踪其所在,更无法判断其战略意图。
最终,横山勇的瞒天过海之计大获成功。
由于国军主力部队被派去追缴日军,常德几乎成了白送的“肉包子”。
此役,常德落入敌手,而守军国军第74军57师则是全军覆没,师长余程万也被解职。
这次横山勇亲率日军第3、第13、第39师团三个主力师团,攻打长江防线。
企图一举突破长江天险,然后直逼国民政府的大本营重庆。
重庆可是老蒋最后的落脚点和老窝了,绝对不能有失。
于是老蒋也派出了他的王牌部队,就是土木系的国军政府军第十八军。
18军是五大主力中建军最早、历史最长,在军阀混战、国共内战中屡立战功。
为蒋介石与陈诚所心 爱之嫡系部队。
骨干都是黄埔军校毕业生,与敌作战时又都能以身作则,堪称主力王牌。
国民革命军第18军诞生在1930年8月,是国民党“五大主力”中,建军最早、实力最大、名将最多的老牌劲旅。
军阀混战时期成名,围剿红军时期壮大,抗日烽火建功,兵败淮海战场。
此时第六战区司令官孙连仲作战不利,被陈诚接任。
作为老蒋的左膀右臂,陈诚以前的光辉历史就不多介绍了。
南京失守后,国民党的军政领导机关大部分迁移武汉。
并成立武汉卫戍总司令部,陈诚任总司令。
同时,还奉命兼任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部长、湖北省主席、航空委员会委员、中央训练委员会主任委员、三民主义青年团中央团部书记长、中央训练团教育长等职。
国民党内部称他是“蒋介石的替身”、“第二号人物”。
为什么身为国民政府二号人物的陈诚,要来接替第六战区的司令官这个不讨好的职务呢?
因为他的子弟兵十八军被派到了这里。
十八军可是陈诚的心头肉啊,让别人来指挥他可不放心。
当时的国民党军队流行着这样的说法:中央军是亲娘养的,大军阀的部队是小妈养的,而杂牌军则是后娘养的。
而在待遇最好的“亲娘养的”中央军中,第18军则是最受重视、也最被偏心眼儿的部队,堪称嫡系中的嫡系。
因此,也难怪别的部队酸溜溜的将第18军称之为“宠出来”的王牌军。
然而,第18军虽然最受宠爱,却绝不是被惯坏的纨绔子弟,它能名列国民党五大王牌军,更绝非侥幸。
第18军五大王牌主力军的地位,是靠着赫赫战功,一刀一枪,在抗日战争中杀出来的。
我们都知道,在派系林立的国民党内部,陈诚的派系叫土木系,而之所以被称为土木系。
“土”代表第18军的骨干部队第11师,而“木”,则直接代表了第18军。
从这个名称也可以看出第18军对于陈诚的重要性。
中原大战之后,陈诚因功被晋升为第18军军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