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历史军事 > 抗战之独立团 > 第二百六十三章 国军大比武之西北军和粤军

第二百六十三章 国军大比武之西北军和粤军(2 / 2)

可惜“福建事变”后,取消了路军级别番号,保留师级部队番号,正规部队有第六十师、第六十一师和第七十八师等三个师,都脱离蔡廷锴、蒋光鼐的指挥系统,成为中央军。

一支战功卓越的19路军就这样消失了,甚为可惜。

这次粤军派出的是传奇粤军第一师的一个连。

孙中山作为革命先行者,出师未捷身先死。北伐的重任落在了后继者的肩上。

北伐的国民革命军共编成8个军,10万余人,经过战争过程发展到了40多个军近百万人。

其中的第四军战功赫赫,它是由邓铿创建的粤军第一师发展而来。

从第一师走出了许多著名将领,如李济深、邓演达、叶挺、蔡廷锴、蒋光鼐、余汉谋、张发奎、薛岳等,皆以出身第一师为荣耀。

谈起孙中山的基本革命军队,非粤军莫属,粤军非第一师莫属。

粤军第一师军内多为粤军精英骨干,师内军官大部分为保定军校毕业生,无论文化、军事技术、训练质素俱佳。

粤军第一师的师长薛岳,也是一员名将。

这次派来的粤军第一师的一个连当然也不同凡响。

然后也来了一支部队,这支部队是鄂军。

呵呵,民国时期说起湘军,川军,桂军,粤军,甚至滇军,甘军,黔军,陕军等都还有谢印象。

可是提到鄂军,大多数人几乎都想不起来。

为什么堂堂的中部大省湖北省,还有大名鼎鼎的汉阳兵工厂。

可是鄂军怎么就那么的不出名呢?

历史上是有鄂军的。

从名称上说:武汉著名景点俗称红楼的武昌起义纪念馆全名就是鄂军都督府。

清末北洋初期,清廷的管制能力下降,各省都有自己的军队。

鄂军是湖北新军的代称,后来的武昌起义就是以鄂军为基础。

武昌起义胜利后的短短两个月内,湖南、广东等十五个省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宣布独立。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被推举为临时大总统。

1912年2月12日,清帝溥仪退位,清朝灭亡。

结束了二百多年清王朝封建统治和二千多年封建帝制。

所以说以鄂军为主发起的武昌起义的历史意义还是非常重大的,吹响了共和国诞生的号角。

当然网友会认为这只是清朝军队基于地方的一种叫法,与湘军淮军不一样。

那么有没有完全由湖北人组建的鄂军呢?

历史上也是有的。但不是在清末,而是在民国初年!

1921年7月25日,湖北旅湘进步人士在长沙成立“湖北自治军”,夏斗寅为自治军前敌司令,自此鄂军应运而生。

可惜鄂军存在的时间不长,1927年初,夏斗寅的部队改称为国民革命军独立第十四师,驻防宜昌。

南京政府成立后,夏斗寅见风使舵,叛变武汉国民政府,得到蒋介石的赏识。

被扩编为第27军,夏斗寅任军长,但到了1928年夏斗寅的部队却被缩编为陆军第13师,这就是鄂军的历史。

此次鄂军第13师派出了田耕云少校营长带领的一个连来南昌参加全军比武大赛。

作者语;

再说两句题外话。今人对于晚清军制,大概只知湘军、淮军。

事实上,当时除了胡林翼的鄂军,还有江忠源的楚勇、左宗棠的楚军等。

前者亦称楚军,以作战勇猛著称,太平军南王冯云山、西王萧朝贵都死在其手上,王定安有“楚军之兴,湘军之萌”之说。

大意是湘军脱胎于楚勇。

好玩的是,左宗棠的楚军则脱胎于湘军,该军以湖南人为主。

左宗棠也是如此,为了与曾国藩的湘军保持距离,他特地为自己的军队起名楚军,以示独树一帜。

喜欢抗战之独立团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抗战之独立团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

最新小说: 大唐二愣子 我在秦时做丞相 三国之汉魏风骨 鲁国 醉吟江山 亮剑,开局砍翻坂田联队 虚构三国 华夏真相集 盛唐小园丁 他是大夏之皇,他要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