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早已潜伏在此的北越人民军的有三个团。
分别是33团,66团和320团。其中33团和66团布置在山谷的左右两边,320团作为预备队。
抛去重武器不谈,北越这3个团的正规军战斗力是很强的。
以66团为例,军官和士官很多经历过法越战争,战斗经验超过10年。
士兵也多是能征善战的精兵,很多人已经参加过5年以上战斗。
全团5个营人员齐整,高达1600人。
就武器方面,虽没有重武器,但北越装备大量的AK47自动步枪(中国的56式冲锋枪)、SKS半自动步枪(中国的56式半自动)、轻重机枪、RPG火箭筒(40火箭筒)、各种口径迫击炮。
33团则是苏联装备为主,苏制SKS半自动步枪,口径7.62毫米,该枪和它的中国仿制版56式半自动步枪成为越共游击队的主要武器之一。
苏制RPD轻机枪,口径同样是7.62毫米,配有100发弹鼓,火力强大,是北越军班排的主要支援性武器。
全团1400余人。
这两个团是北越人民军的主力团。另一个320团则是游击队改编的新团,武器装备比较杂。
既有法国的MAT49冲锋枪,AAT52型通用机枪,这两种武器用的子弹7,5毫米的。和苏联及中国的7,62口径子弹不通用。
(法国人一直自回命不凡,在轻武器上一直自立门户,口径也是自己独特的7.5MM。)
以及二战期间的ZB26捷克造轻机枪,还有AK47和56式步枪等,武器装备较杂。战斗力自然要弱一些。
不过总体来看,北越的这三个步兵团,比起以前美国人遇到的游击队,无论是武器装备还是作战能力都不可同日而语。
绝对是相当具有战斗力的部队。
此时山边的高地处,早已架好了四门60迫击炮和六门82迫击炮。
而在德浪河谷里面的美军第一骑兵师一营的官兵们还浑然未觉自己一只脚已经踏上了鬼门关。
他们左臂佩戴了第1骑兵师的倒卵形“马头”臂章。
其中最引人注目就要数头戴骑兵帽的指挥官了。
这名上尉手持一支柯尔特M609卡宾枪,腰带上挂着M1911手枪、双联手枪弹匣。
与众不同的黑色骑兵帽上有上尉军衔标志和美军骑兵的兵种标志——两把交叉的马刀。
可是他这副打扮实在是太显眼了,在战场上肯定会受到对方狙击手的“特别照顾”。
在上尉右侧的是佩戴一等兵军衔的通讯兵,他背着带有耳机和话筒的PRC25/77电台,这是美军配发至连、营级的通讯器材,也是美军的标准配置之一。
当他们从你面前越过的时候,尘土中扬起的阳刚之风和虎虎生气扑面而来。
仿佛只要用他们整洁挺拔的身姿来告诉你他们是一只百炼成钢的威武之师王牌之师。
在世界各国的军队里,要论帅气,绝对是美国大兵。
牛仔帽,战斗服,卡宾枪,大长腿。
可是帅不过三秒!
然后,然后,天空一声巨响!
随着66团团长罗玉州中校一声令下,高地上的迫击炮连开始发起攻击。
无数颗迫击炮弹从天而降,准确的落入美军一营的队伍之中。
卧倒!
这是士官的喊声。
快跑!
这是军官的叫声。
相比士官的卧倒,具有实战经验指挥经验的军官们战场经验更加丰富。
面对排山倒海而来的炮弹,只有尽快跑出这块区域才是安全的。
妈妈啊!我要撒尿。
这是士兵们的哭喊声。
刚才还摇头摆尾,趾高气昂的美军第一骑兵师。
在无数迫击炮炮弹的轰炸下,瞬间现出原型。
一个个哭爹喊娘,屁滚尿流。
与此同时,战役副总指挥西原军区副司令阮友安上校,立即下令其步66团及步33团向美军发起攻击。
各营、连陆续自西与南面逐次加入战斗,并下令320团迅速回转,同时附近的游击队一个营也要求迅速赶来参加战斗。
美军第一骑兵师一营的B连首当其冲被遭到攻击。
而且B连2排在最外翼而遭分离,北越军强大攻击压力下,该排迅即被包围。
排长赫里斯中尉后因中弹失血过多而不幸阵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