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寒一行人完成了这次炸沉美军“卡德”号航母的行动后,在西贡市游击队的配合下,顺利的离开了西贡市,返回山区的驻地。
汪寒一行人一回到驻地,就发现情况不大对劲。
按说他们一行人在完成这次炸沉美军航母的行动后,消息早已经传回了驻地。
现在回来大家应该热烈迎接他们并且为他们高兴才是。
可是他们六人回到驻地时,迎接他们的政委黄志万却是满脸悲愤,而且驻地所有的官兵们个个眼眶通红,似乎发生了重要的令人悲伤的事情。
汪寒赶紧问道;“发生什么事了?怎么大家都一个个这么的难过啊?”
黄志万哽咽的回道;“我们南方局的书记,南方解放阵线总指挥,我们越共党和军队的卓越领导人,阮志清大将,他,他,牺牲了。”
瞬间汪寒几乎站立不稳。
难怪驻地部队官兵们都非常痛苦和难过的表情,原来北越南方局的带头人阮志清大将既然牺牲了!
汪寒随后问之详情。
事情原来是这样的;
阮志清是继武元甲之后,北越军队的第二位大将,是传说中北越军队的军神。
在奠边府战役之后,阮志清在北越党政军位置再次上升,在北越军队的副书记任上,负责北越军头们的调换,以及北越军队的换装、整编。深受胡志明和黎笋信任。
在1956年12月,日内瓦会议结束不久,在黎笋敦促下,北越武装在撤离柬埔寨之前,由阮志清主持召开了关于南方共运战略的金边会议。
这是北越以南方干部为主体的高级秘密会议。黎笋和阮志清在会议中提出向南方推行武装斗争行动的战略。
这一战略在阮志清主导下不断修改、完善、明确为有限度的加强在南方的军事活动。
随后,这一方案被胡志明在内的北越高层批准,也得到中、苏默认。
北越军队第一大佬武元甲成为北越正规军的统帅。
而北越军队二号人物阮志清则升任南方局老大,主掌南方解放阵线和南方抗美战争前线总指挥部帅旗。
是时,胡志明挂在墙上当精神领袖,武元甲在黎笋麾下指挥北越正规军,阮志清坐镇南方作为最高决策人,其位置炙手可热可想而知。
主掌南方军事后,阮志清即提出解放南越必须依靠长期对敌消耗的持久战。
在军事顾问们的辅导下,他仔细研究过红军和八路军的游击战略、战术,对农村包围城市尤其推崇。
阮志清认为,越南和中国在人文和地理上相通的地方很多,中国经验越南必须借鉴。
1961年,阮志清再度率领4万余正规军经胡志明小道,迂回抵达南方。
随即,这支正规军迅速以连、排分拆,在南越境内广袤农村处处立足,大打游击战。
1965年美军地面部队介入越战,这时,阮志清主掌的南方局负责战区调整包括为北起林同省、宁顺省、平顺省的第6军区,南到最南端的金瓯省。
武元甲、文进勇负责的,不过是在宁顺省以北到十七度线地区打边鼓。
可能是战略分歧的原因,但也不排除武元甲、文进勇对阮志清位高权重的眼红,以及阮志清水涨船高再不把武元甲、文进勇等人放在眼里。
此时,北越的南方革命越发独树一帜。
是年,八一电影制片厂出产一部著名的战争电影《地道战》。
和看完《白毛女》就要在部队推广忆苦斗争会一样,这部标注为军事资料片的电影送往越南南方不久,阮志清便找到利用地道战打击侵略者的斗争灵感。
阮志清的灵感得到了北越及其他大佬们的认可。
于是,锄头、镢头等等工具由胡志明小道运到西贡往西北约40公里,距古芝约30公里,被美军称为越共总部的,阮志清南方局总部所在的山丘密林。
在1965年到1967年间,数万军民按照设计图,在这一区域挖出了长约250公里,部分地段为三层构造的隧道。
整个隧道系统由南方局总部,衍射西贡,抵达柬埔寨边界,衔接胡志明小道。
隧道系统内部通道网络纵横,通道狭小不过一人进出,最宽超过6米。
设有指挥室、参谋室、医疗室、弹药库、火力点。甚至,还设置有会议、休闲、发电、厨房、给排水等等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