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万全,隧道系统每个出口均有精心伪装,有些地道内甚至养了蛇虫来防备美军突入。
至于每个分区之间隔断,还设置了专门制造的放漏气、漏水的特种防御门。
《地道战》大家都是看过的。万一鬼子一个老奸巨猾,用瓦斯、毒气或者用水来破坏,可不能掉以轻心。
终于大功告成时,按照电影《地道战》的逻辑,此番阮志清的地下长城,已然固若金汤了。
1967年1月,鬼子真的来了。
南越解放阵线的根据地日益扩大和游击队活动的日益频繁,引起了美军的恐慌。
美军驻越司令、四星上将威廉?威斯特摩兰曾评价道:「在越共高级将领中,阮志清是唯一具有第一手知识的人,只有他懂得,面对美国火力进行常规战争是多么大的不幸。」
为了拔掉阮志清这颗眼中钉,1967年3月,美军向位于西贡以北40公里地区的越共「铁三角」根据地发动了「雪松倒下」作战行动。
该地区正是北越南方局的驻地,由阮志清亲自坐镇指挥。
是时,美军陆军第25师发起代号为雪松倒下的行动。
美军轰炸机和舰载机日夜不停轰炸,数以万吨计航弹倾斜而来,阮志清南方局总部所在的山丘密林几无寸草。
随即,美军在占据古芝地面阵地后,开始对阮志清的隧道系统开始进行规模化破坏。
最先,美军异想天开想用大型水泵和企图拦阻西贡河倒灌隧道。
徒劳无功之后,又想起编组身手敏捷的官兵潜入隧道作战。
可想,这样的战果其实比当年的小鬼子高明不了多少。
此外,美军派出军犬发现出口,再用重型推土机、挖掘机推垮和挖开隧道。然后由士兵往隧道投掷瓦斯、毒气。
因为美军毫无悬念的巨大战力优势,北越武装被压制后无法进出、机动。
就此,阮志清想当然的利用地道展开游击战,自然难以开展。
古芝地道战和反地道战,便在沉闷、紧张的气氛中进行。
美军以爆破、轰炸、碾压、投毒、焚烧等反制手段逐步推进。
数天之后,美军又想出了新办法。
美军派出军犬寻找隧道通气口,并用厚重沙袋压住,运来高压乙炔气罐连接管子往地道口灌压。
当乙炔气体往地下灌注完毕,美军以投掷手榴弹,或向地道内发射M72单兵火箭弹,引燃乙炔气体。
瞬间,洞内温度超过2760摄氏度。
这是一种有效的地道战反制战术。
如此高温,洞内的藏兵或者死于高温,或者为空气燃烧耗尽窒息,几无生还。
这也是一种极端残忍的战术。
如此泼汤浇蚁,很多躲藏在隧道的妇孺和非武装人员也是玉石俱焚。
攻击之后,美军再入隧道时经常发现烧成碳黑遗骸,景象凄惨。
雪松倒下行动之后,古芝附近,被美军称为越共总部的阮志清南方局总部所在地一片焦土。
阮志清大将本人也再无音讯。
此后,北越发出哀讯,声称阮志清大将死于心脏病突发。
阮志清死去,河内高层为之痛心、震惊,北京方面也是惋惜不已,致电吊唁。
据说,国内各大报刊头版为此刊发唁电,阮志清为享受此规格越南第一人。此后,胡志明去世,吊唁规格也不过如此。
不久北越在河内为阮志清大将举行了国葬。
此后,黎笋力主调整北越向南方推行武装斗争行动的战略,由依托南方局为主,以游击战为主,转换到以北越正规军为主。
以借胡志明小道集结、积蓄军力、物资,向南越发起大兵团作战的思路上。
喜欢抗战之独立团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抗战之独立团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