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想站得住,也让别人站得住。
自己想行得通,也让别人行得通。
自己不愿意的,决不强加于人。
这就是忠和恕,也都是仁。
只不过,忠是积极的,恕是消极的。
那么,哪个更重要?
消极的仁——恕。
有一次,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句话可以高度概括仁德,而且能够一贯到底终身受用无穷呢?
孔子说:那就是恕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为什么会这样说?
因为孔夫子主张仁爱之心和忠恕之道,归根结底还是为了每个人的幸福,包括自己以外的别人。正是为了也让所有人幸福,这才主张自己想站得住,也让别人站得住;自己想行得通,也让别人行得通。
但,如果自己都站不住、行不通呢?
或者,人家没想要立,没想要达呢?
仁爱之心,岂不落空?
恕却没有这两个问题。
自己不愿意的也不强加于人,却谁都做得到,别人也会同意。因为“恕道”中隐含着一个前提,那就是对他人的尊重。所以在今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已经不仅是孔子的主张,也是全人类的共识。
后来,孟子又提出了恻隐之心,与孔子的主张共同构成儒家的仁学结构:
亲亲之爱
忠恕之道
恻隐之心
让世界充满爱
恻隐之心,其实就是同情心和怜悯心,具体表现是不忍心看见一个人无缘无故受到伤害,更不忍心故意去加害于人,所以也叫不忍之心。
这个观点,请大家去看孟子的故事。
孔子和孟子还认为,忠恕之道只是方法,亲亲之爱和恻隐之心却是根本,是天良,是每个人天生就有而且应该有的。如果没有,就不能称之为人。
所以,倘若谁说仁爱很难,做不到,那么,他们会很乐意提醒:别忘了你是人。
现在,还有问题吗?
有。
本节故事见《论语》之《公冶长》《述而》《卫灵公》《雍也》《颜渊》
假如父亲偷了羊
有一天,孔子跟好龙的叶公聊天。
叶公说:我们那里有个人,很真实也很正直。父亲偷了别人的羊,他就去官府举报。
孔夫子听了,大摇其头。
他说:我们那里的“直”可不一样。
叶公问:那是怎样呢?
孔子说:
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也就是说,儿子犯了罪,父亲便替他隐瞒;父亲犯了罪,儿子便替他隐瞒,才叫为人正直。
这是儒家重要思想,叫:
亲亲相隐
什么?包庇犯罪分子?
差不多是这个意思。
但,只是替他隐瞒,并不伙同作案。
这好像也不对吧?
看起来是。
那么,孔子为什么还这样主张?
因为不提倡亲亲相隐,社会就会崩溃。
这不是危言耸听。我们知道,维护社会的稳定无非一靠法律,二靠道德,三靠情感,而且分工不同:
法律防恶。
道德向善。
情感维稳。
第三条往往被忽略,其实却很重要。因为如果人人有爱,那就个个有德,法律不过以防万一。相反,若是都无情无义,势必人人作恶,法律将防不胜防。
这就要再问:情感维稳的基础又是什么呢?
亲情。因为亲情是天然的,发自内心的,不需要培养和教育,讨论和证明,岂非最为可靠?这个最可靠的基础如果坍塌,那还不地动山摇?
那么好了,如果儿子犯了罪,父亲就去揭发;父亲犯了罪,儿子就去举报,请问还有情吗?
没有。所以:
要维护社会稳定,就必须守住亲亲之爱。
要守住亲亲之爱,就必须主张亲亲相隐。
这一点,许多法治国家都意识到了。
因此,他们提出了一个法律概念:
免证特权
具体说就是,一个人如果涉嫌刑事犯罪,他的近亲属可以享受以下特权:
知情不报;
不配合执法部门,不提供破案线索;
拒绝出庭作证。
如果愿意出庭,那么,在法庭上有权只提供有利于犯罪嫌疑人的证据,没有义务提供不利于犯罪嫌疑人的证据,法庭不得强迫他们说什么,他有权保持沉默。
但,以上特权,仅仅适用于近亲属。
哈,亲亲相隐合法,传统与现代也对接了。
不过,这里面还是有问题。
比如,如果父亲是汉奸,难道也要亲亲相隐?
当然不能。对此,传统文化的主张是:
大义灭亲
有了这个主张,问题解决了吗?
对不起,还是没有。是啊,小义可以相隐,大义只能灭亲,不大不小的“中义”呢?或者,如果我们认为对方应该受到法律制裁呢?有办法解决吗?
有,引进现代法律观念,具体地说就是:
将亲亲相隐定义为权利而不是义务。
权利和义务,有什么区别呢?
义务必须履行,权利可以放弃。
也就是说,你虽然享有免证特权,却未必一定需要行使。如果自愿配合执法部门的调查,提供破案线索并出庭作证,不过是放弃免证特权,没有法律问题,也没有道德负担,更不应该受到谴责。
对,灭亲还是相隐,自己看着办。
这就真实,也自由。
那么,这是孔子的主张吗?
当然不是。
孔夫子,哪能有现代法治观念?
结论是什么呢?
继承文化遗产,一定要做现代阐释。
比方说,孝。
本节故事见《论语·子路》、《左传·隐公四年》
尽孝不是做奴隶
有一次,孔子外出,驾驶员是樊迟。
樊迟前面说过,就是脑子进水想学农,惹得孔子很不高兴的那个。不过孔子倒也没歧视他,不但让他当了自己的驾驶员,路上还跟他聊起天来。
孔子说:有人向我问孝了。
问孝,就是问怎样做才算是尽孝。
孔子的回答是:无违。
樊迟不懂,问:什么意思呀?
孔子说:活着的时候按照礼制侍奉,去世以后按照礼制埋葬,按照礼制祭祀。
原来,违,是指违背礼制,不是违抗父命。
孝,也只是遵礼,不是听话。
相反,孔子认为,父母亲如果有错,做子女的可以提意见,只不过必须遵守三条原则:
语气要委婉,态度要温和。
反复劝说无效,那就还得顺从。
对父母的错误决定,可以着急,不能怨恨。
很清楚,孔子并不认为尽孝就是做奴隶。
当然,父母亲的决定,子女最后还是要服从。这也并不奇怪。那时四世同堂,财产家族所有,遇到问题总得有人做主,便只好规定大家都听父母的。然而服从是有条件的,不是无条件的。至少在此之前,子女还可以行使批评权和建议权,并非只能唯唯诺诺。
而且,孔子也承认做父母的可能出错。
所以,听不听话,老先生未必在意。
那么,他在意什么呢?
态度。
孔子说,长辈有事就去服务效劳,好酒好菜让他们先吃先喝,父母亲老了便养起来,能做到这些难道就是尽孝了吗?当然不是。要知道,就连狗和马,我们也都是要养着的。如果内心没有恭敬,脸上没有笑容,那么请问,赡养父母跟养狗养马又有什么区别?
由此可见:
孝,首先是恭敬而愉快的态度。
行动时恭敬而愉快,才是尽孝。
结论也很简单:
孝敬,是孔子的主张。
孝顺,就未必。
用所谓“孝道”进行道德绑架,强迫子女奴隶般地服从父母,宣称不听话不服从就是不孝,从而任意侵犯其人权,剥夺其自由,就更不是孔子的原意。
何况时代早就变了。
过去,生存主要凭经验。
现在,发展只能靠打拼。
信息时代,经验之谈并不一定都管用。就算在任何时候经验都是财富,也更多地得靠自己去积累。
父母亲的话,当真非听不可吗?
未必啊!
当然,完全不听,也不对。
兼听则明,何况是父母的。
实在不同意,也可以反对。
不过这样一来,态度就格外重要。
想想也是,你不听话,他们本来就觉得自己的一片好心被当成了驴肝肺。如果态度还不好,父母亲可不得气晕过去?万一心脏病发作,我们后悔终生。
所以还是孔子正确:你可以反对他们的意见,但是语气要委婉,态度要温和,说话要有礼貌。
其实,反过来也一样。
换句话说就是:父母对子女也不能颐指气使,动辄呵斥。这道理想想就明白:如果你的孩子从小就没见过好脸色,又怎么能指望他将来对你恭敬而愉快?
何况孔子还说:色难。
什么意思呀?
在父母面前保持愉快,很难。
这是大实话。的确,恭敬是做得到的,恭敬而愉快就不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再说谁在工作和生活中还没点烦心事?这时就算笑容满面,那也是装的。
装出来的愉快,有意思吗?
没有。
所以,孔子又为孝道设了条底线:
唯其疾之忧。
疾,就是疾病;其,就是父母。意思是:担心父母生病的就是孝子。或者说:只要能做到除了生病,其他事情都不用父母操心和担忧,就是孝子。
后一种解释可能更接近本义,因为孔子还说过: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父母在,怎么就不能远游呢?
有两个原因。
一、父母随时可能生病,走得太远赶不回来。
二、离家太远他们不放心。
父母总是挂念儿女的,所以传统教育规定:
出必告,反(返)必面。
也就是说,做子女的如果有事,出门前一定要告诉父母,回家后也一定要跟父母亲打个照面,哪怕你只是去打酱油。因为走前不说,他们找不到你会着急;回来以后不去报告,他们会以为你出事了,要担忧。
打酱油尚且如此,何况远游?
所以,即便远游也要有明确去处,不能漫游。
这就叫:游必有方。
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由此可见:
不让父母担忧操心,就是孝。
能做到这一点,就在及格线以上。
结论也很清楚:
孝,根本在爱心。
有爱心,就会有恭敬而愉快的态度。
听不听话,反倒是不重要的。
本节故事见《论语》之《为政》《里仁》,《礼记·曲礼上》
做个聪明人
有一次,樊迟向孔子请教。
樊迟先问仁。
孔子说:爱人。
然后又问智。
孔子说:知人。
智,原文写作知,但读如智,意思也是智。
仁与智,是孔子思想体系的两个重要概念。仁者与智者,则是他最为欣赏的人。是啊,仁者有爱心,智者有眼力。一个爱人,一个知人,都了不起。
既有仁心又有智慧呢?
哈哈,那就是圣人。
圣人长什么样?
请看古文字和繁体字:
看出特点了吗?
对的,耳朵特别大。
耳朵好,就叫聪。
眼睛好,就叫明。
圣,本是聪明人。
实际上这个字在上古,跟声音的声、听觉的听都是同一个字,繁体字的偏旁部首也都是耳朵的耳:
因此,圣的本义是:听觉敏锐。
后来变成:一听就懂。
然后变成:无所不通。
最后变成:造极登峰。
所以,孔子不承认自己是圣人。
他的自我定位,是“快乐的教书匠”。
但,老先生知道什么是聪明智慧。有一次,他突然对子路说:仲由啊,我来告诉你什么是智。
子路马上洗耳恭听。
孔子说: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不知道,这才是真知道。
不懂装懂,其实是假知道,也是不智。
明白了吗?
孔子为什么要跟子路说这些话?
也许,那家伙太喜欢自以为是吧!
但总之,智的核心就是:
实事求是
操作层面,孔子也有教诲,他说:
可与言而不与言,失人。
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
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这些话很重要。人不可貌相,海不可斗量。看人是件难事,又不能不会。道理也很简单,一个人如果跟你不在同一层面,却去跟他沟通,不但浪费时间,弄不好还会产生误会,无事生非。反过来也一样,可以交流而不交流,则会失去难得的知音。
这两种情况,都属于不智。
所以孔子说: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不失人亦不失言,就快乐。
孔子是快乐的。
他说: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这段话非常有名,争议也很大。
比方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这个“乐”字该怎么读?就有读如要、读如岳、读如勒三种。这句话的解释也有两种:一种说智者喜欢水,仁者喜欢山;另一种说仁者的心情宁静如山,智者的快乐欢畅如水。
谁说得对?
都有道理。
但,智者似水,仁者如山,不会错。
这是非常高明贴切的说法。中华文明在西周时期就产生了“天人合一”的观念,尽管还比较朦胧。孔子则把这个观念具象化了,也把人生理想艺术化了。在他的眼里,智慧就像源头活水奔流不息,爱心则像崇山峻岭巍然不动,人格精神就这样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智慧常在,所以说智者乐。
爱心永恒,所以说仁者寿。
那么,孔子是山还是水?
山山水水。
的确,他是崇山峻岭,也是长河大江,甚至是中华智慧的源头之一。百家争鸣因他而起,传统美德也因他而立。尽管他的思想未必全都正确,也尽管对他的评价仍会争议不断,但至少,我们可以像他那样:
争取做一个有爱心的聪明人。
这,难道不很有意义吗?
应该是的。
据说,有一次孔子来到某条河边,站在岸上看着那河水感慨万千。他说:时光岁月就像它,不分昼夜地向前奔腾涌流。这是非常富有哲理和寓意的。那就让我们记住这句话,并想象当时的情景吧: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本节故事见《论语》之《颜渊》《为政》《卫灵公》《雍也》《子罕》
喜欢易中天中华经典故事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易中天中华经典故事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