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历史军事 > 大宋逸史 > 二。文坛风流再补

二。文坛风流再补(1 / 2)

其一,大小范。

突然发现大小H这个梗还真是百玩不厌。(大小H梗来自相声,据说,大H嫁给俏江西,小H脸是斜的。)其实中华文坛这个大小某的说法,久已有之。比如大李杜小李杜。(吐个槽,话说我第一次见杜工部的“李杜齐名真忝窃”,心想这人也够逊的,自己标榜自己为“李杜”?后来才知道“李杜”指东汉的李固、杜乔,又有李膺、杜密,还有李云、杜众。李杜,真名齐云天也!范母说,与李杜齐名,死何足惜?中华文人的风骨,是禁锢思想所杀不绝的!)

大范指范雍,小范名震天下范仲淹。大小范并无太多关系,不过一处当官罢了,小范给大范写的墓志铭倒是真的。这范雍就是个庸人,这小范倒值得大书特书。《补笔谈》记载大范当官时浑浑噩噩,敌人打来坐立不安,有个小人说愿立军令状保城池不失,大喜捞到救命稻草,后来敌果退,厚赏之。并问那小人到底是什么办法,那小人说,当时稳定军心罢了,哪有什么办法,真城破了,谁有空来追究他的责任。其人麻木如是。

小范则是名满天下,其诗文也就罢了,独天塌下来也要说话的精神,就令人鼓舞!“不以一心之戚而忘天下之忧”,”危言危行以求天下无忧”,“心焉介如石可裂不可夺“,“信圣人之书师古人之行”,“唯慕古人之节。。。。。充分践行了“李杜齐名”这个典流传下来的中华文人风骨!

其二,大小章。

章惇与章楶虽然同序,但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将两人放在一起对比着说的情况,少。各传世文本中章惇一般是与另一个恶人安惇放在一起说。《大宋宣和遗事》中童谣曰:“大惇小惇,入地无门。大蔡小蔡,还他命债。” 此外还有“二蔡二惇,发配沙门”的说法。所谓物以类聚,既是如此。

当然,章惇也不是生来就是恶人,他毕竟年轻时也与苏轼有一段情;曾经,也有章惇与章楶因为名望明显,共被介绍在贵族之间,赞扬于一时。邵博的《邵氏闻见后录》说,章子厚在丞相府,顾坐客曰:“延安帅章质夫因版筑发地得大竹根,半已变石。西边自昔无竹,亦一异也。”客皆无语,先人(邵康节,邵博祖)独曰:“天地回南作北有几矣,公以为今日之延安,为自天地以来西边乎?”子厚太息曰:“先生观物之学也。”盖子厚蚤出康节(邵康节)门下也。说明二章也相善过。(实际上,大小邵,也可以做做文章。另,这个故事似乎提到了地球磁场曾多次反转?这个在目前也是科学前沿吧?我读书少你可别骗我。)

再用邵博之父邵伯温的《邵氏闻见录》叙章惇,“章惇者,郇公之疎族。举进士在京师,馆于郇公之第。私族父之妾,为人所掩,踰垣而出,误践街上一妪,为妪所讼。时包公知开封府,不复深究,赎铜而已。惇后及第在五六人间,大不如意,诮让考试官。人或求观其敕,掷地以示之,士论忿其不恭。熙宁初,试馆职,御史言其无行,罢之。及介甫(王安石)用事,张郇、李承之荐惇可用。介甫曰:‘闻惇大无行。’承之曰:‘某所荐,才也。顾惇才可用于今日耳,素行何累焉。公试与语,自当爱之。’介甫召见之。惇素辩,又善迎合。介甫大喜,恨得之晚。擢用数年,至两制三司使。”这就相当不堪了。

其三,大小王。

王安石当政客是为难了,不单为难他自己,还为难老百姓;倒是当个文人绰绰有余。他的很多诗清新爽利,在宋诗中颇有一席之地。他的弟弟王安国名声不显,但实为大才,与乃兄不合,一生受制。他虽然多次参加应试,但因仕籍纠葛,又不愿倚仗其兄王安石之势谋取功名,因而未能中第。为此,欧阳修曾有诗说:“自惭知子不能荐,白首胡为侍从官。”王安石作为宰相,一弟尚不能容,如何容天下?另一个弟弟王安礼,同样反对变法大革命,一家之中尚且如此,王安石还是真不考虑天下的反对意见?

王荆公初为参政,闲日阅晏元献(晏殊)小词而笑曰:“为宰相而作小词可乎?”平甫(王安国)曰:“彼亦偶然自喜而为耳,顾其事业岂止如是耶?”时吕惠卿在侧曰:“为政必先放郑声,况自为之乎!”平甫正色曰:“放郑声,不若远佞人!”语见《东轩笔录》。这王安国还真是当着和尚骂贼秃啊!当着吕惠卿骂福建子!

王安石晚年隐居金陵,时王安礼知金陵,一日路上偶遇,王安石居然慌不择路、避入药店之中。其兄弟之情如斯,真所谓药店避脸也。

最新小说: 大唐二愣子 我在秦时做丞相 三国之汉魏风骨 鲁国 醉吟江山 亮剑,开局砍翻坂田联队 虚构三国 华夏真相集 盛唐小园丁 他是大夏之皇,他要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