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金庸大大,怎么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或曰,怎样才能替金庸圆回来?放大格局即跨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当时,或曰北宋的江湖传说,公认的第一高手是谁?当时时代的第一高手,出现在金书里,睥睨群雄,方显得不那么突兀。水浒高手,无非卢俊义林冲武松之类,调教他们的,是名武师周侗;而周侗的老师,就是名震天下的金台。评书界据说有三不过,王不过霸(王驾战力没有超过西楚霸王的,李元霸那是扯)将不过李(为将战力没有超过李存孝的,同样,李元霸那是扯)拳不过金(武林短打战力没有超过金台的)。金台三打少林寺,很牛逼的样子(不知道欧阳忠惠欧阳普忠两位老禅师在不在,少林高僧生出天下著名的英雄北侠,谁说玄慈那桥段不是受此梗的影响?)
金庸肯定是知道“三打少林寺”这典故的,因为他在作品中反复地运用单挑少林这一文化意向,比如龙木岛主单挑少林寺,昆仑三绝单挑少林寺,鸠摩智单挑少林寺。。。而与少林作对的,最后皈依少林寺,在金庸的作品里也比比皆是,比如牛屎谢逊,比如萧远山、慕容博。。。所以,金台称霸天下、高手寂寞,后来就选择少林寺归隐,是有极大概率的,好歹少林是天下武宗,大隐隐于朝嘛,对江湖来说,少林就是武学殿堂了。然后多少年后,人们已经忘了有这么一位大人物隐在藏经阁扫地,突然有一天,天下英雄齐聚少林,风云再起,金台勾起往日的豪情,随意一出手,就拯救了一大批高手,消弭了一场武林浩劫,可谓功德。你看,经这么一探轶,是不是故事就好多了?是不是逻辑就圆满了?
金台救的高手中,有个大辽后族高手萧远山,又是书中的蜜汁人物。此人得以名列天龙四绝,可不是因为他藏在藏经阁偷学的武功。当年刚结婚生子,按古人的惯例不会超过二十的,他的武功就已经恐怖之极了。在中原高手的精心布局埋伏之下,他慌乱之中以一人之力,还要兼顾娇妻幼子,几乎杀得几十名中原一流高手全军覆没。中原一流高手中还包括少林方丈玄慈、丐帮帮主汪剑通(就算他们当时不是,但后来能当上中原第一大派、第一大帮的首脑,起码说明资质上乘)试想,几十个未来的掌门围攻一人无果,反而被反杀,这多么可拍。
大辽后族如果随便一个武人就有这种能力,那灭宋还不是翻掌之事?萧远山又不会汉语,无法与群雄解释误会,说明他绝不是在中原学的武功,大辽如果有如此可怕的武功传承与武藏,那中原武林还玩个屁呀。从书中表述看,萧远山的南人师傅,久居辽境不思故里,却告诫萧远山不得杀南人。什么人心怀故园不得归?武功又高到令人咋舌?跨个书看,不就是杨四郎杨延辉嘛。千军万马之中得而不死,杨家武功一向是为人称道的,杨五郎还随随便便就传下来五郎八卦棍法哩,四郎能差到哪里去。如果是杨四郎的话,那么他不得南归,他流利的契丹语,他得以碰上贵族小孩萧远山,他与萧远山投缘更不愿自己一身武学归于尘土,他不愿萧远山知道自己的身份也不愿萧远山习得自己武功后杀害南人。。。一切都迎刃而解。是不是很爽?
常见的天龙考据运动,包括“三个半鲜卑人”的故事,我这里作一回搬运工,可见像我一样无聊的人大有人在。
萧峰:契丹人,萧氏,本为述律氏,整个契丹族都源出宇文鲜卑.
虚竹:本为汉人,汉僧玄慈(俗姓不可考)和汉女叶氏之后,入赘西夏做了西夏驸马。 西夏皇族李氏皇族原姓拓跋,一般认为是党项化的拓拔鲜卑后裔。女婿为半子。这是半个。
段誉:大理段氏自称武威段氏之后裔。而武威段氏则是段氏鲜卑的一支。 虽然段氏也是凉州汉人大族。但从大理段氏历代君主取名方式来看,重视祖先和避讳的汉人家族,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会出现。
慕容复:发誓要看鲜卑书写鲜卑字的疯子,慕容鲜卑的后裔。
所以,整个天龙史,所谓宋辽夏理蕃的“五国争锋”,竟成一部鲜卑春秋。
谬史氏曰,脑洞大开的考证,抖着机灵的探轶。用文科生的发散性思维,与理科生的细致缜密,来作意引。扯而记。
喜欢大宋逸史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大宋逸史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