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历史军事 > 大宋逸史 > 十八。宋人笔记

十八。宋人笔记(2 / 2)

《邵氏见闻》系列,包括《邵氏闻见录》,系邵伯温所著,邵伯温是著名先贤邵雍的次子,本身在大宋学林名声也不小;《邵氏闻见后录》,系邵伯温之子邵博所著。

《邵氏闻见录》20卷,记宋太祖以来故事,其中杂及北宋著名文人王禹偁、柳开、穆修、尹洙、欧阳修、苏洵、王安石等,有助于了解北宋古文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邵氏闻见后录》30卷,内容比《邵氏闻见录》琐杂,但关于诗文的评论比《邵氏闻见录》丰富。其中卷十四至卷二十七,比较集中地记述宋代著名文人轶事,以苏轼为详,王禹偁、欧阳修、梅尧臣、苏洵、王安石、曾巩、苏辙等次之。书中所记轶事往往得之亲闻,比较可靠。其谈诗,上起楚辞、乐府,中有唐之李白、杜甫、韩愈、白居易、刘禹锡等,下及北宋各大家,其中不乏卓见;其论文,涉及司马迁、曹植、王勃、韩愈、柳宗元、樊宗师、李商隐及北宋欧、王、曾、苏诸大家与李格非。《后录》中保存了不少文学史资料。

《容斋》系列,《容斋随笔》,共《五笔》,74卷,1220则。其中,《容斋随笔》16卷,329则;《容斋续笔》16卷,249则;《容斋三笔》16卷,248则;《容斋四笔》16卷,259则;《容斋五笔》10卷,135则。据作者宋朝洪迈自述,《容斋随笔》写作时间逾经近四十年。洪迈是大宋闻人,在我们叙述的历史事件中不止一次亲身出现。他与其兄其父洪尊洪皓,并称大宋三洪。

《容斋随笔》 内容丰富包罗万象,大致包括下列几个方面:历史事件评论、历史人物评论,史料、典章、物产考察、宋代专著评介、天文、历算、星相等。《容斋随笔》内容繁富,议论精当。许多资料为官方史志所不载,是我国古代笔记小说中不可多得的珍品。该书一经问世,在朝野引起强烈反响。《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价《容斋随笔》:“南宋说部当以此为首”。历史界认为《容斋随笔》与沈括的《梦溪笔谈》、王应麟的《困学纪闻》,是宋代三大最有学术价值的笔记。(沈括本质是理科生不提;王应麟出名的却是《三字经》。)洪迈本身也是所作颇多,比如有一本《坚夷志》,不过,那就是怪力乱神了,其文化价值,可就比不上批判现实主义了。

除此之外,记得起的宋人笔记还有岳珂的《桯史》和罗大经的《鹤林玉露》。岳珂是岳飞的孙子,因著《金佗》太过主观,所以岳珂也是被归入愤青圈,事实上他与辛弃疾相熟,是一个圈子的。罗大经号鹤林,取杜甫《赠虞十五司马》诗“爽气金天豁,精淡玉露繁”之意写成笔记《鹤林玉露》一书。这人我们也谈过,写的诗也是愤青一路的。

叶梦得的《石林燕语》也是一本,叶梦得号石林,官做得不小,比岳珂罗大经可堂皇多了。叶梦得词还是不错的。

周辉的《清波杂志》,名气就小多了。但喜欢的人还是喜欢得不得了,宋人方回读此书读至五更,写下《十月二十二夜三更读清波杂志至五更》诗:“再卧卧不成,灯膏幸犹有。坐至五更转,读过一寸厚。是书必有益,但当审去取。”

当然,大名人也热衷于此,东坡即是一例。陆游有《家世旧闻》,司马光有《涑水纪闻》,欧阳修有《归田录》。。。。

笔记文是一种随笔记录的文体,“笔记”之“笔”即文笔之分的“笔”,意谓散记、随笔、琐记。笔记文包括史料笔记、考据笔记和笔记小说。用“笔记”两个字作书名的,则始于北宋宋祁的《笔记》3卷。笔记是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历史界的人大概都喜欢看笔记。笔记按照内容分,大致可以归纳为琐记、考辨和传说三类。前两类与史学关系密切,人们就称它为史料笔记。宋代的史料笔记很多重现实,不像唐代笔记那样开脑洞,所以可以作为正史的补充。又因为写得有趣,还可以当作文学读物来欣赏。

谬史氏曰:大宋的繁华,为宋人笔记所记录;而大宋的开明,为宋人笔记的存在本身所证明。而网上还是无知喷子为喷而喷。甚齿冷,寒而记。

喜欢大宋逸史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大宋逸史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

最新小说: 大唐二愣子 我在秦时做丞相 三国之汉魏风骨 鲁国 醉吟江山 亮剑,开局砍翻坂田联队 虚构三国 华夏真相集 盛唐小园丁 他是大夏之皇,他要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