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玄幻奇幻 > 孤臣 > 第一零一六章 临行问计熊廷弼 袁崇焕筑关宁锦

第一零一六章 临行问计熊廷弼 袁崇焕筑关宁锦(1 / 2)

袁崇焕心情无比沉重地赶回北京,把前线战况向吏部尚书周嘉谟汇报,周嘉谟震惊不已,立刻进宫面圣。

不想天启皇帝却胸有成竹地说:“周大人,前方将士总喜欢谎报军情,夸大敌人的实力,这样才好向朝廷要粮饷,要兵源。熊廷弼此人朕深知之,颇有谋略,暂时可保辽东无虞。

熊廷弼于万历三十六年巡按辽东,当时辽东大旱,熊廷弼巡行途经金州,在城隍庙求雨,对城隍说‘约七日雨,不雨毁其庙’。过期三天,没有下雨。他拿出自己的宝剑,派人去斩城隍,那人未到城隍庙,果然风雨大作!辽东之人视若神明!

熊廷弼居官清正,拒绝送礼,整顿粮饷,严肃军纪,雷厉风行,收到实效。

后来到了万历四十七年,杨镐在萨尔浒大败之后,熊廷弼代杨镐为辽东经略。熊经略接受任命后,未出京,开原失,刚出关,铁岭陷,关外防线,一片混乱。他派佥事韩原善前往沈阳招抚流民,原善害怕不肯前去;又派佥事阎鸣泰去,阎鸣泰刚到虎皮驿,听说敌势浩大,吓得大哭而返。熊廷弼亲自巡历,从虎皮驿抵沈阳,又乘雪夜,赶赴抚顺,一路安抚军民,整顿防务,大见成效!

天命汗努尔哈赤很怵熊廷弼,称他为“熊蛮子”,不敢轻举妄动。后来熊廷弼与魏忠贤不和,受到阉党的诽谤,被迫离职,回乡听勘。努尔哈赤这才趁虚而入,举兵攻下沈阳、辽阳。现在大臣刘一燝保奏熊廷弼,朝廷再次起用他为辽东经略,以王化贞为辽东巡抚。辽东虽然军情紧急,但有熊廷弼在,并无大祸。”

周嘉谟跪奏:“臣派人亲自去前线看过,努尔哈赤部下作战悍不畏死,弓强马壮,我军士卒缺乏训练,臣乞陛下调‘九兵’增援辽东前线,并向西洋购买‘红衣大炮’巩固边防。”

天启皇帝点点头说:“准奏,这就下旨命兵部去办,你先回去吧。”

周嘉谟跪安出来,回到吏部,把情形告知袁崇焕。袁崇焕大吃一惊,说:“久闻熊廷弼与巡抚王化贞不和,王化贞分兵驻守在广宁,如此将相不和,岂不误事?”

周嘉谟点点头说:“王化贞还是有能力的,他驻防河西,蒙古人十分敬佩他,不敢作乱。他与熊廷弼只是用兵方略上的分歧。王化贞部署将领,沿河设立六所军营,每营设置参将一人,守备一人,各自画地分守。西平、镇武、柳河、盘山等要害地分别设立防哨。此议报上后,熊廷弼不以为然,上书说:‘河面狭窄不可靠,城堡太小难容驻兵,现在只应牢牢地守住广宁。如果分兵在河上驻守,部队分散力量就弱小了。敌人用轻骑兵偷偷渡过河来,专攻一所营房,我军力量必然不支。一营溃败,其他各营就都会败,西平等地的防哨也不能守住。河边只适于设立游击队,轮番出入,使敌人莫知浅深,不该屯聚一处,给敌人乘隙袭击的机会。’天启皇帝深以为然,下诏表扬了熊廷弼。

另外,王化贞平素不学习军事,轻视大敌,好说大话。文武将吏的规劝一点也听不进去,与熊廷弼尤其抵触得厉害。王化贞主张联合蒙古各部攻击后金,熊廷弼主张请朝鲜出兵相助,朝中尚书张鹤鸣支持王化贞,对他有求必应,处处掣肘熊廷弼,因此督抚不和!”

袁崇焕颔首道:“我也听说了,广宁有十四万军队,而熊廷弼的山海关上却没有一兵一卒,只是徒有经略这么个虚名而已。从延绥调来的部队不能作战,熊廷弼请把主帅杜文焕治罪,张鹤鸣却宽恕了他。熊廷弼奏请任用佟卜年,张鹤鸣递上奏章反对。熊廷弼奏请派遣之垣去朝鲜,张鹤鸣故意扣发他的饷银。于是两人之间相互怨恨,事事争吵。熊廷弼这个人也器量狭小,刚愎自用,火气一触即发,盛气凌人,朝臣大多都厌恶他。如此下去,辽东局势堪忧!”

周嘉谟叹了口气说:“还有一个原因,王化贞是东林党重要成员、内阁首辅叶向高的弟子。朝廷党争厉害,东林党与魏忠贤互相恶斗,我这个尚书都不敢多言,朝政如此,军事可知,听天由命吧......”

袁崇焕听了悲愤不已,却又无可奈何,只得在北京城先住下,等待机会。

果然过不多久,祸事来了!后金军统帅努尔哈赤,趁着明朝党争恶斗,亲自统领八旗大军,渡过辽河,进兵西平!经过激战,西平失守。后金进军广宁,广宁游击孙得功投敌作为内应,巡抚王化贞狼狈出逃。后金军没有发一矢、挥一刀,占领广宁。

努尔哈赤的军队,继续南进,攻入义州,逼近宁远。明辽东经略熊廷弼、巡抚王化贞,带领逃将溃兵、大量难民,以十万计,向山海关全面溃退,饥民哀号,哭声震野。

努尔哈赤占领广宁,并接连攻陷义州、平阳桥、西兴堡等四十余座城堡,把广宁等地数百万饷帑、粮食、军器、火药、马牛、布帛等,车推驴驮,运回辽阳。

辽东经略熊廷弼因“失陷广宁罪”拿问进京,后来于天启五年八月,被处斩于京师菜市口,并传首九边。天启皇帝随即任命王在晋为辽东经略,辽东经略王在晋认为,明朝先失陷抚顺、清河、开原、铁岭、辽阳、沈阳,又失陷广宁,丢弃全辽,无局可守。

朝中人心惶惶,吏部尚书周嘉谟和御史侯恂联名保奏袁崇焕,说袁崇焕雄才大略,才堪大用!天启皇帝破格升袁崇焕为职方主事,正六品。

(明朝兵部下设武选、职方、车驾、武库四司,每司设司长(郎中)一人,正五品;副司长(员外郎)一人,从五品;主事两到六人不等,正六品。)

袁崇焕终于参与国家大事,主动请命,单骑出关,巡视形势。

袁崇焕再次来到山海关。山海关有“边郡之咽喉,京师之保障”之称,于明洪武十四年筑城建关设卫,因其依山襟海,故名山海关。山海关城周长约四千米,与长城相连,以城为关,城高十四米,厚七米,有四座主要城门,多种防御建筑。包括“天下第一关”的箭楼、靖边楼、牧营楼、临闾楼、瓮城以及一千多米长的明代平原长城。

袁崇焕博闻强记,骑在马上边看边用笔画下山海关的形势图,何处屯兵,何处蓄粮,何处安置火炮,一一标画明白,回京后献给皇上。

天启皇帝看完大喜,升袁崇焕为山东按察司佥事、山海监军。

皇帝问袁崇焕,须用多少兵马把守山海关?袁崇焕果敢地说,只要自己一人足矣!豪言一出,满朝文武震惊!当时朝臣已有不少人暗中收拾珍宝准备南逃,京城文武,谈道辽东战事,无人敢请命前往!

袁崇焕同当时文武官员惧怕出关、畏敌如虎相反,敢于冒险、敢挑重担,的确胆略过人。袁崇焕任职后,上《擢佥事监军奏方略疏》。他在奏疏中一扫文臣武将中普遍存在的悲观、恐惧情绪,力请练兵选将,整械造船,固守山海关,远图恢复。

最新小说: 希夷镖局 安里士 精灵童话诗集 万星之地 顺应天择 转生成龙,但是成为了屠龙者 烛龙I余晖之痕 大齐战纪 女帝的神级星卡师 吾名虚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