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而思之(1 / 2)

作为一篇网文,作一篇前言,看起来略显奇怪,但友人常对我说,你的文章不适合作为一部网文,我想既然不是网文,那作一篇前言也无妨事。后记,诠释,已经差不多将本文写的一些思想都解清了,这里不过是一片随心所欲的自白,表表关于这部文的心理历程。

这部文第一次落笔还是我的高中时代,那个时期的我,心情极度的压抑,极度的自卑。因为我的学业不精,我不擅长英语和政治,于是这两科的成绩一直很惨淡,但又不得不去面对。长此以往我渐渐发现,你最是不愿意去面对的东西,最会把你推向于它相反的方向,造就了我的语文和历史。

我酷爱咬文嚼字,即便是一个双音词,一个叠韵词都想揪出它的出处来,我觉得这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当然了,这对于我的同学或者亲朋来说,是一件无聊透顶,而且没有意义的事情。我酷爱追究细节,课本里的历史总会给人造成误解,因为它含糊不清,或者隐瞒了一些细节,我喜欢探究这类内容,然后发表自己的小见识。

文学和历史总是含糊其辞,以致某些真相,某些真正的内涵渐渐被人遗忘。例如一个词汇,古义今义截然相反,我想正是因为一些人的含糊,一些人的误解,一些人的错误传播导致了这个结果。

探究真正的内涵其实是有趣的,但也是令人气愤的,因为在探究的过程中,你会发现某些人的私心,某些势力的交错,或是某些不应该的现象。但这些内涵若是被心宽或更为理智的人看了,他们或者一笑了之,但不巧,我是一个极度激进有愤青的人,于是我一直很压抑,总想打破生活中的某种状态。

生活和学习实在太过乏味,你能明显感觉到同学之间的隔膜,他们并不坦诚,并不真实,相反的,总是心怀某些杂乱心思,或许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要学会和另一群人勾心斗角,或许都要学会心里藏事,但这恰恰是我所厌烦的,因为早在初中的时候,我就已经有了同样的经历。

这种感触很糟糕,两个相互友爱的朋友为了争夺老师的某种偏心,就互不相让,一定要分出一个高低来,拉拢同学只是为了表现自己会为人处世,自己更有人缘,这是实在太可笑,也太可悲了。

但这就是我,一个过早就在老师的异样眼光中丧失了孩童纯真的我,一个早早就磨灭了童心的我,一个过早被老师之间勾心斗角所污染了的我。

现在想来,只想问一句,勾心斗角,计划谋算,有何意义?人生难道就是为了打败另一群人,然后成为立在高处,享受孤独的人吗?

或有人觉得我没有仕途精神(这亦是我的同学们说的),其实不然,我有仕途心,可这仕途,不是当今仕途,也不是传承五千多年的仕途,这是理想国的仕途,仕途本不应该是利欲熏心的,它原本应该应该有着磊落胸襟的。那可复杂算计的仕途心,已经被我摒弃了,我想,这算得上是成长的一种进步,一种净化。

而今这般你争我抢,争风吃醋,阴谋诡计,这便算是仕途了吗?

人的成长难道是将本性善的自己涂黑,成为利欲熏心者,然后去感叹,朋友,亲人,谁都靠不住,只有利益是永恒的。这便叫做成熟了吗?

可笑,可悲。

我写这文,原本只是希望人们去骂的,但我其实知道,无论如何,不会有人骂,以为即使有人读过,也许是为了争而不得而可惜,也许是为了人生尽头的悲凉而感喟。

幸而没人读过。

这部书,其实原本想作为一个系列,叫做反而思之,意思是要反过来多想想其中的内容。因为它并不完全是对的。对与错,要经过自己的思考和扬弃来判断。

反思,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行为?

反思是要对自己的言行,对自己的思想时时刻刻保持纠正态度的行为。这部写到十万字的时候,天津发生一起特大爆炸,天津不大,我的家距离爆炸处也并不远,甚至我母亲的同事都有人受伤,有人和死亡擦肩而过。

那一段时间我天天守着关注新闻,我想知道具体的情况,有一天半夜我又看了看,然后我哭了。在那之前,我是一个冷血动物,我从不会因为任何事而抹眼泪,但我那一次止不住的哭。

我从十二点哭到凌晨四点,我哭我自己,哭我自己的一无是处,哭我自己对这个世界没有产生任何价值。我帮不了受伤者,也不敢到灾区去,我甚至只能看看,然后在网上点点蜡烛,转发几条消息。

最新小说: 皇上,咸鱼娘娘她不想出冷宫 农娇有福 春满京华 前世惨死!重生嫁傻王夺你江山 搬空侯府后,揣着孕肚去逃荒 与闺穿 云烟红妆 妖孽王爷盛宠之萌妃闹翻天 妻主请饶命 天子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