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经典短篇 > 问学·余秋雨·与北大学生谈中国文化 > 第四十五课 五百年斯文所寄

第四十五课 五百年斯文所寄(1 / 2)

余秋雨:

上一次我们用投票方式,对明、清两代的文化现象进行了重要性的排队,大家比较看好的是哲学和小说。这是文化创建的两端:抽象层面和世俗层面。哲学像天,小说像地,上下呼应,自有气象。

我在上次提到,对于明、清两代的这两个文化现象需要再讨论一番。先从你们投票所选中的“小说的繁荣”说起,如何?

王牧笛:

我用一两句评一下。《三国演义》写“义”,历史可以这样写,竟然遮蔽了正史本身;《水浒传》写“忠”,写的是水波荡漾的古代浪漫;《西游记》写“诚”,天下第一名猴苦练七十二变,笑对八十一难;《聊斋志异》写“怪”,人鬼情未了;《儒林外史》写“讽”,知识分子的时代悲凉;《红楼梦》写“情”,“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牡丹亭》展示的是爱与文明的冲突;《长生殿》写宫廷的爱情曲;而《桃花扇》写末世百象图。

王安安:

我赞成上次秋雨老师发表的意见,在明、清两代众多的小说中坚定地把《红楼梦》排在第一,因为它第一次把女子作为人来写,并且写了这些美丽的人的毁灭。之前的作品中女子很少有真正的性格,只有一个目的和她去追求这个目的的动机。但《红楼梦》里的女子是人,有性格,是复杂的,最后的破灭让人产生同情并唤起了自身的感动。《西游记》我也喜欢,但我发现《西游记》的不足是它几乎都是来了个什么神仙就把险情解决,最后流于一种看热闹的感觉,对它的兴趣就降下来了,所以很多人说,最好看的是孙悟空大闹天宫的那一段,自从跟唐僧取经后,真正的孙悟空作为一个人物的那种漂亮的东西就没有了。

吕帆:

我同意安安的看法,《西游记》最好的地方在于它的游戏性,大闹天宫就是一个猴子的玩闹,跟我们喜欢张无忌在光明顶上大战几大门派一样。另外可能受白先勇先生《牡丹亭》的影响,让我也喜欢《牡丹亭》。首先《牡丹亭》作为案头文本可读性非常强,“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可以当文学作品欣赏、诵读;第二是声台形表俱佳,看上本时我买的二十块钱的票,中本八十,下本就变两百,因为想近距离观赏。最后就是剧作的内涵,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能有一种爱到深处可以让人由生变死,由死而生的感动很珍贵。有首歌唱“死了都要爱”,但死了以后还怎么爱我们就不太清楚了,《牡丹亭》可以给年轻人很多启示。

丛治辰:

小说出现的先后排列其实就体现了它是逐渐世俗化的过程,是世俗的记忆。《三国演义》、《水浒传》都没有深入世俗生活细节。林庚先生说《西游记》是世俗社会胜利的一个东西,孙猴子就是世俗社会的市民,猪八戒是农民的代表,世俗社会开始出现了。秋雨老师没有提到《金瓶梅》,从《金瓶梅》到《儒林外史》再到《红楼梦》,小说才开始深入到日常生活中的细节,个人交往、人性才有细微的崭露,是一个慢慢深入人心,深入世俗的过程。

有一部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是我们山东人写的。我觉得它是一个集大成者,也是开创者,它集合了唐传奇、志怪小说所展现的光怪陆离,同时也开创了一些笔记体小说的传统。挽救了世界文学的博尔赫斯最喜欢读的就是这部短篇小说集,他从这里面看出了完全不同于西方理性传统的时空观,现实和虚构之间的关系,我们可能还没有好好地继承我们的传统。

余秋雨:

对于明、清两代的小说,我曾说过《红楼梦》比其他几部小说高出许多,现在再放在一起排个次序:第一名《红楼梦》;第二名《西游记》;第三名《水浒传》;第四名《三国演义》;第五名《聊斋志异》;第六名《儒林外史》。

《红楼梦》是个说不完的话题。其他几部小说,还没有摆脱黑格尔在《美学》里说的“历史的表面现象的个别定性”,而《红楼梦》摆脱了,直接探询着人性美的存在状态和幻灭过程。这就使它进入了世界性的最佳作品之列。它不仅不粘着于历史真实,而且也不粘着于一般理念。例如,表面上,它是支持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恋情的,但它又那么雄辩地证明,这两个人根本没有、也永远不可能为婚姻做好准备。又如,所有的亲人都爱护着他们,但所有的爱护都成了伤害,最大的热闹成了最深的寂寞……这一系列的悖论,是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总体发现,却又都没有结论。这是其他作品完全无法比拟的天才之作。遗憾的是,后人研究《红楼梦》,几乎都落到它所努力摆脱的层面上去了,转来转去都在说“历史的表面现象的个别定性”,这让我很生气。

《西游记》排第二,是因为它在本质上是一个寓言。那个师徒组合,那条漫漫长途,那些妖魔鬼怪,全是象征性的存在。寓言,对于人类和文学而言,既是起点,又是终点。我曾在《艺术创造论》一书中说过,如果抽离了寓言象征,绝大多数现代派文学都会读不下来。因此,《西游记》具有充分的现代性。

《水浒传》比《三国演义》好,是因为它写了人的命运,而且把人的命运当做了主干。宋江会去看父亲,李逵会去看母亲,武松有哥哥,林冲有妻子,这些关系都成了情节核心,但《三国演义》没有。虽然《三国演义》也写到了人,但目的是写事。因此,四部小说中,最差的是《三国演义》。《水浒传》的问题是缺少延续之力,当好汉们一一上了山,故事就结束不了了。这是思想局限,更是艺术局限。水泊梁山,不应该仅仅被占领,它有可能成为一个精神祭坛。当然,这是民间小说达不到的高度。真正有高度的,唯有《红楼梦》。

关于昆曲剧本的创作我很同意把《牡丹亭》放在前面,其他两个作品其实还是依附于历史故事,尽管写得不错。茅盾先生认为《桃花扇》是中国古代最好的历史剧,我不同意。我认为第一还是《牡丹亭》,理由就是它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刻画了一种情,可以出入生死,傲视世俗,也傲视理学。它甚至把出人生死的过程也非常具体地描摹出来了,让所有的观众看到了人世间的无限可能性,尽管知道它不会是真的,但是愿意欣赏它。吸引大家涕泪交加地欣赏一种明明白白的不真实,这是中国审美水平的一种突破。

中国人在审美领域里有一种不安全感,因此常常用“真实”作为“着落点”,为此不惜制造大量的“伪真实”、“伪历史”。直到今天,这种审美惰性还在大规模延续。审美是一个完全区别于真实和历史的特殊空间,它需要被特别唤醒,并放在它自己的空间里予以保护。在戏剧上,《牡丹亭》独领风骚。

讲了小说和戏剧这两项最通俗的文化项目,我想与大家一起冒一个险,腾空而上,说一说哲学。

最新小说: 贝海拾珠 纯原乡 遇到梦 椿与冬 我的明恋是暗恋 从紫罗兰开始的无限穿越 不知风吹向何方 我们的故事清溪 小窦日记 亚橘的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