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青不停地移动着手脚,试图弄松绳子。
没用,绑得很紧,一点也松不脱。
他的嘴倒是没有被堵上,然而方圆几里只有自己这一家,海浪声又很大,没有人能听见他的喊叫,除了那个倭寇。
不过,对他喊也没什么用,只会把他吵醒弄烦,然后……
所以算了吧。
倭寇一进屋,就亮出刀架在自己脖子上,警告着别出声,用的是汉语。
阿青倒不觉得奇怪,他听说,很多倭寇其实是汉人海盗假扮的,就像杀了他父母的那个。
这个倭寇警告完后,看阿青点了头,便捡起地上的一捆绳子,分别捆住他的手脚,把他扔到床板上,然后收好刀,走到门口蹲下,头埋到两膝之间,像是睡着了。
阿青被扔在床板上,身下是潮湿但是柔软的床褥,然而他不觉得自己还能睡着。他看着蹲在墙角的倭寇,蜡烛早就被打翻了,所以他看不清倭寇的脸,倭寇穿了件褂衫,短裤,头发散乱,还滴着水,衣服也同样很湿。
他猜想倭寇是落水之后游到这里的。
倭寇身上带了两把刀,一把很长,靠在肩上;另一把短一些,插在腰间。阿青想如果倭寇是落水的,为什么还带着这两把刀,尤其是长的那把,游泳很不方便,也许他很重视这两把刀。
他听说,真正的倭寇会很重视他们的刀,那些喽啰还有假倭寇只能拿□□。
他又想起倭寇的汉语有些蹩脚,还带着奇怪的口音,像是南方话。
倭寇会学汉语吗?
他听说,那个和倭寇做买卖的商人,王直——
(诶,你别剧透啊。)
(这不是剧透,是铺垫。)
他好像听到什么声音。
眼皮越来越重,眼前的景象开始变暗变模糊……
他隐约看见,那个倭寇正盯着自己,两眼发亮。
然后,他闭上眼睛,睡着了。
泷川吉明被吵醒了。
他抬头,天已经亮了,自己身上的水也差不多干了。他觉得很冷,手臂上的伤口在海水里泡了一天,现在隐隐作痛。
那个声音还在吵他。他抬头看去,是那个孩子,躺在床板上,对他喊着。
“干什么?”他回答,才想起自己用的是母语,于是用汉语又重复了一遍。
“我……我要解小。”孩子回答的语气有些害怕,当然了。
“解小?”他想着这个词,不确定什么意思,但看着那个孩子窘迫的神情,紧挨的双腿,大致能猜到。
他拿起太刀,走过去,抓着胳膊把孩子带起来,朝门外走去。
出门时,他才反应过来这可能是个陷阱,然而外面只有大海,以及朝阳。
他把孩子向远一推,没有用力,孩子踉跄了一两步后站定了,他预先把两脚间的绳子留了大约一尺长度。
孩子没有动作,看着他:“转……转过去。”
“转过去?”他才不会转过去,又不是女孩子。
再说,万一这孩子想趁着机会逃跑或反击呢。虽然手脚绑着,地上也没有石块,但他不想节外生枝(他很喜欢这个成语)。
然而孩子还是站着,更加窘迫地看着他。
泷川吉明自己觉得有些不好意思,男孩子也会害羞的。更何况,在这个孩子眼里,自己是敌人。
于是他转过身,背对着孩子。
身后传来衣物的响动,他转而把听力转移到海浪上,同时想着接下来该说什么。
该怎么跟这个孩子解释,自己不是海盗,也就是他们说的“倭寇”,而是日本的使团成员。使团这次来访的目的是讨论贸易通商,海盗治理等问题。在这次出使中,他作为侍卫长,负责使节的安全。归途中,船只遭遇海盗,自己落水漂流至此。
他是一名武士,阴流的泷川吉明,师从上泉伊势守,侍奉幕府足利将军。
当然,他不会说那么多的,编一个……商人的身份,不说名字就够了。
他不知道是否该告诉孩子别的情况,蹊跷的袭击,训练有素的敌人,追杀……
最重要的,孩子会不会相信自己。
“好了……”
他回过身,孩子已经穿好了衣服,怯怯地看着他。
他再次抓着孩子的胳膊把他带回小屋,同时心里想了一下要说的话,并翻译成汉语。
阿青活动了一下手脚,绳子已经被解开了。
他看着眼前的男人,头发散乱,眼眶深陷,眼睛带着血丝。身材高大,穿着的衣服破破烂烂,一只手臂受了伤,很深很宽的口子,刚刚才拿布条包扎好。阿青觉得不去看大夫的话,那个伤口是好不了了。当然,他不会说出来的。
“你叫什么名字?”
“青……阿青。”
“阿青。”男人重复了一遍,“我说的,你知道了?”
阿青点头。
“再说一遍。”
“你不是倭寇,不是坏人,是好人,商人。碰到海盗,跳水游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