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2章 【国际商人林祖辉】
伦敦,铁行渣华总部。
铁行渣华原本是两家航运公司,分别是位于英国的铁行轮船,和位于荷兰的渣花航运,两家企业在1996年进行合并;目前,铁行渣华有两个总部,分别是伦敦和鹿特丹。
当前,世界最大的集装箱航运公司是‘马士基’,约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0%左右;其次是时代航运,约占全球市场份额的7.5%;再次就是铁行渣华,占全球市场的6%;第四名是地中海航运,占全球的5%。
当然了,‘集装箱运输’仅是时代航运的部分资产,其它还有价值100多亿美金的船只,以及油气运输业务、港口、飞机租赁、物流业务等等。
<center><div class="mobadsq"/></center>
论资产,时代航运可以买下四五个马士基集团。
铁行渣华的总裁史密斯,坐在办公室里,认真的看着一份收购邀约书,脸上的表情变幻莫测。
原来,时代航运发出收购邀约,希望收到铁行渣华的回应,并送上企业资料。
史密斯看完邀约书后,顿时感觉到事情的重要性。
目前,欧美经济陷入低迷,航运自然也有一定的影响;时代航运这个时候发来收购邀约,多多少少有些让人看不明白(事实上,大部分收购都是在市场中高峰)。
目前,新时代集团账上躺着近1800亿港币的现金流,这还是注资时代航空30亿美金的后情况。
比如这次打算收购铁行渣华,以及美国石油公司优尼科,林祖辉已经让手下进行了近一年的布局,做了大量的调查和人脉投资。
当然了,收购铁行渣华涉及的政治影响较小,而收购优尼科则是一个非常大的公关活动。
莫里斯自信的说道:“我们非常渴望两家航运企业进行合并,也抱着极大的诚意,所以,我们最新的报价是22亿美金,也是我们最后的报价。”
铁行渣华的会议室。
“好的”
老马士基点点头,说道:“你考虑的很周到,既然如此,就按照你们的意思来办!”
“说实话,我真的很佩服他的投资手段.不过我不能学他,我相信只有垄断行业才是稳赚的,电力、水务、3G、零售.”
直到1月中旬,外界还无法从时代航运,或是铁行渣华那里,得到任何关于收购一事的事实,尽管已经有多名业内资深人士向媒体透露了这一内幕。
莫里斯说道:“研究过了,铁行渣华的价值约在15亿美金,这是受到市场萎靡的影响。考虑到铁行渣华对我们的重要性,我们建议是初步报价17亿美金,溢价13%左右。”
<center><div class="mobadsq"/></center>
报道刊登的当天,铁行渣华向欧洲第二大证券交易所Euronext递交了一份声明,证实了这项谈判。
李超人摇摇头,他觉得自己还真不敢投资航运(租船),毕竟林祖辉已经坚持了四年大投资了。如果不是那几年新时代集团在资本市场大赚数千亿港币,企业早就麻烦了。
这几年林祖辉在航运上的动作很大,也导致香江航运业整体发展加速,很多船东看见林祖辉在韩国和内地大量订购新船,亦纷纷加入,毕竟林祖辉的成功是风向标。
“对,我们作为集装箱第三名,就好比当年的‘桔子电讯’,硬是被林祖辉和李超人卖出了天价。同样,如果时代航运拿下铁行渣华,那他们就是集装箱领域的第一名;如果马士基拿下铁行渣华,那么马士基就是巩固了自身的地位。”
一旦收购成功,时代航运将成为毫无争议的市场领先者,全球海运市场亦将更趋于垄断化,并迎来运力和市场的重新分配。
又有一名董事说道:“对,先给时代航运发资料,待得到时代航运的第一份报价时,再邀请马士基加入竞价。选择权在我们,如果价格溢价很高,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出售呢?”
在香江,只有两位可以称得上‘国际商人’,那就是林祖辉和李超人。
正因为时代航运的作风,史密斯知道这个事情需要在董事会上决定,因为时代航运可能溢价很不错的拿下铁行渣华,这对于当前的航运形势,无疑对铁行渣华的股东是好事。
“不错,不过他们并没有举债,据说负债率非常低!”
马士基。
会议室里。
天时、地利、人和,时代航运都已经掌握,此次收购已经是板上钉钉。
12月,香港。
“所以,接下来我们的议题是,大家有没有出售铁行渣华的想法,如果有,那就需要给时代航运一份资料,让他们主动报价。”
莫里斯带着团队来到鹿特丹,这里是铁行渣华的真正总部,应为铁行渣华在这里上市。
<center><div class="mobadsq"/></center>
有记者采访时代航运莫里斯,询问此事是否有信心通过欧盟的审查。
林祖辉点点头,说道:“那就将价格报给他们,再观察后续的发展。”
查理对穆勒很尊重,说道:“是的,一旦他们完成收购,那么将超越我们的市场份额,达到13.5%”
李超人看完报纸上的新闻,忍不住露出沉思。
这个价格说出来后,铁行渣华等一众高管闪过一丝喜悦。
与此同时,每一次收购,林祖辉会让手下提前准备,雇佣财务公司、游说团队等,争取把工作做到非常详细。
时代航运总裁莫里斯手中正是关于‘铁行渣华’的资产情况,当然只是简单的资料,这种大型收购,别人是不可能将真正详细的资料给你审阅,毕竟目前双方还是集装箱的航运竞争对手。
董事和高层纷纷发表了同意进行接触的想法,毕竟环境、收购对象都决定着,这也许是一次机会。
“难道航运真的会爆发?”
莫里斯笑着说道:“据说所知,马士基已经无意再报价了,他们甚至放言,让我们来当这个冤大头。”
莫里斯说道:“好的。我们已经在欧洲准备了收购团队,准备非常的充足,团队已经在欧盟官方进行游说活动,相信阻力不会很大。”
最先披露这一收购事件的英国著名海运日报《劳埃德日报》称:“这是在集装箱运输领域迄今为止最大和最富有挑战性的一次交易,将会造就一家世界最大的航运巨头,其规模比传统巨头马士基还大出不少。”
很多人都知道互联网是历史趋势,但现在就是没多少人敢投,毕竟谁能挨过寒冬,才有那个勇气。
“真是个怪胎!”
这个价格当然只是试探性的,有时候收购不是表面价值那么简单,牵涉得太多;而且铁行渣华的股东也不傻,不会在航运低迷时期贱卖企业,毕竟业务和航线是非常值钱的。
<center><div class="mobadsq"/></center>
面对着拥有大量现金流的对手,是有些无解的。
这些筹备只能算是‘人和’,还得等待‘天时地利’,也就是历史突发性事件,而创造的收购条件。
一名董事率先说道:“当然要给时代航运资料,让他们报价。航运长期萎靡,而时代航运向来喜欢溢价收购,我们也可以看看他们报价怎么样。如果符合大家的预期,我们再讨论接受与否。”
1月下旬。
不是战略投资,而是价值投资,赚一把大的就走。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