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半山豪宅住宅項目,目前新時代集團也就開發了一座地利根德閣三座,高66層,158個住宅單元。並沒有真正意義的拿下一塊地皮,進行發展半山豪宅項目。
陪家人們在別墅待了一天,晚上林祖輝邀請大家一起收看《藍色生死戀》,當看到因爲小男孩的調皮將兩個女孩的出身名牌掉在地上,而護士將兩個出身牌隨意地掛回,衆女紛紛不平起來。
其次,華人置業突然闖進太古地產的老巢——鰂魚涌,這也讓人覺得有些不對勁。
簡基富認真的點點頭,說道:“這麼說來,倒是沒有什麼惡意,不過是正常投資而已!”
<center><div class="mobadsq"/></center>
不過現在嘛,第一因爲改開還沒有開始(關係着香江遊客數量),第二時代廣場還沒有揭幕(帶動整個片區的零售業發展);所以,以林祖輝的眼光,關嘉慧買到寶了,可能兩年之內翻三倍。
而且,鄭裕桐最不喜的就是頂價,在拍賣會上一般不會出高價,喜歡和那些社會團體合作開發物業。除此之外,若是什麼產業競標激烈,鄭裕桐甚至會主動放棄投標,連參加的興趣都沒有了。
林祖輝表示默認!
鄭裕桐離開後,林祖輝露出了笑容,雖然他是看不上高級住宅、豪華住宅,但衆女卻是比較需要。
在同一時期,香江商鋪租金,已經位居世界12個主要城市的榜首!
在1989年上半年,交易廣場最高租金達到85元每平方尺每月的歷史最高價;但是到了1992年1月,那裡最高的最近也才60多元每平方尺(最高水平)。
會展中心相當於有五個建築體,一個是會展中心(大型底座或裙樓),兩幢酒店大廈、一幢寫字樓大廈、一幢酒店自助式管理的豪華住宅大廈。
這兩年新鴻基倒是在半山開發了帝景園、曉峰閣,不過都只能算是半山豪宅的入門級項目。目前半山的豪宅地皮比較稀少了,但在地利根德閣附近還有很大一塊地皮,就是不知道港府什麼時候拍賣。
不怪兩人還要特意商量一下林祖輝的意圖,因爲林祖輝一路走來,是靠着收購壯大的,說是香江‘狙擊手’鼻祖一點不爲過,大劉都只能算小弟。
他不需要藏着掖着,所以善意提醒鄭裕桐。
鄭裕桐哈哈大笑起來,說道:“論風流,阿燊都不及你一半!”
至於吃飯不聊天,那是不可能的,林祖輝本來就陪衆人的時間少,不趁着吃飯交流,豈不是浪費時間。
施雅迪是目前太古集團的掌門人,他是施約克的兒子。
而林祖輝本來還打算,將地利根德閣二座,出售部分單元給衆女。不過現在看來,那是不需要了。
據林祖輝前世看到的一則新聞,在1994年初,銅鑼灣一家店鋪的每月租金每平方尺高達3400多元,也就是說意見1000平方尺的店鋪(111平方米),租金每月可達340萬,年租金4000萬。同時期,香江大廈的一個店鋪,有買家出價19萬元每平方尺購買,業主還惜售。
<center><div class="mobadsq"/></center>
而一旦地產下跌,別的地產商都降價促銷,只有新世界還堅持以市價進行出售。鄭裕桐的理由是,不頂爛市。
林祖輝笑笑不說話,這些女人在林祖輝的指點下,去年出售了一半的中低檔住宅單元,接着便轉入購買豪華住宅單元、商鋪、寫字樓。
鄭裕桐重新出山後,在去年就出售了12億的物業,可見減債的決心之大。
大股東只要掌握35%的股權,就相當於佔據有利位置;若是佔股40%以上,幾乎很難被人收購,除非自己一點實力也沒有;若是佔股45%以上,幾乎就是做到萬無一失。
林祖輝笑着將他迎接在沙發上坐下,兩人泡茶閒聊。
此時兩人尚未意識到,如果將側魚涌這裡的大廈就行統一重建,這裡真的將會是成爲一個商業中心。當然了,一旦寫字樓市場變旺盛,太古集團自然也就會意識到。
波斯富街也是銅鑼灣的後世最貴租金的街之一,緊連接羅素街,今年(1992年)店鋪起碼可以漲五成以上,而明年(1993年)由於時代廣場開幕,羅素街和周邊的階段,店鋪還得漲五成以上。
鄭裕桐露出彌勒佛的笑容,並說道:“你倒是把我分析清楚了,不錯,我打算出售會展中心的豪華住宅大廈的共計5層,你有沒有興趣?”
當然了,她們現在都有自己的投資公司,也有家族辦公室的投資人員作爲顧問。所以,林祖輝只需確定好大方向就行。
當然了,他並不會一直拿在手裡,比如地利根德閣二座,大概會在1996年年底進行出售,僅保留三座,留着2015年進行出售。
林祖輝頓時假裝心動的說道:“溢價2成,轉給我如何?”
衆女再次笑了起來,這個男人是喜歡這個女人,但也是最喜歡捉弄關嘉慧。
陪孩子們玩了一會,正好到了午餐時間,大人一桌,小孩一桌,這是林祖輝最近一年立的家規。
香江寫字樓整體水平在26~56元每平方尺每月左右,重要的是空置率很大,普遍在12%左右。
關嘉慧見衆人取笑,再看林祖輝的臉色似乎也是在調侃,頓時也明白,這個男人那麼多物業,怎麼可能看得上自己一間商鋪。不過,她覺得自己不能主動說不賣,自己要顯得大方。
<center><div class="mobadsq"/></center>
他算是瞭解林祖輝的,知道林祖輝個人是不會投資住宅單元,但這小子有一羣女人,自然是有需要的。
簡基富認真的思考道:“我們在鰂魚涌那裡已經擁有3幢大廈,目前還有電訊大廈等三幢大廈在其他人手中,華人置業的行爲確實反常,他們一向只喜歡在中環、灣仔、銅鑼灣收購大廈物業,如今居然跑到鰂魚涌來,而且是連續收購兩幢大廈,這不由得讓人懷疑。”
中環的寫字樓目前普遍在50~56元每平方尺左右,尚不及暴跌前的60元每平方尺;灣仔、銅鑼灣,則普遍在40多元每平方尺左右,和暴跌前差不多。
“好的!”
本身購入價值10億出頭的收租物業大廈,就是反市道行爲,因爲自1989年地產暴跌後,香江寫字樓市場一直沒有恢復過來。
施雅迪說道:“有人說香港每10年就有一幅旺地誕生,百多年前西環一帶極旺,之後是中環、灣仔、銅鑼灣相繼蓬勃發展。那麼,華人置業是不是認爲鰂魚涌是下一個旺地呢?”
當然,林祖輝的狙擊,不是訛詐大股東,而是真的收購。大劉的狙擊,是以讓大股東乖乖掏錢爲目的,當然也有真收購。
這樣一來,有評論就將香江的收購專家分爲三類人:
第一類:海派收購法,代表人物包船王。包船王收購毫無技巧,就是砸錢,憑實力。
第二類:李超人的收購。也是屬於‘善意收購’,多是與之協商,但是會找最好的時機談判。
第三類:林祖輝的收購。先是暗中吸納,接着突然發動收購,讓大股東措手不及。這種收購方法,屬於80年代才興起的,劉鑾雄等人算是分支了。
(本章完)
<div id="div_content_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