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科幻未来 > 走进不科学 > 第一百四十章 忽悠老贾

第一百四十章 忽悠老贾(1 / 1)

苏府。老苏的书房内。此时此刻。一位瘦小但精神头却很足的小老头正端坐在椅子上,如鹰隼般锐利的目光紧紧盯着对坐的王林。仿佛下一秒,双目中就会放出哉佩利敖光线把王林给biu成渣:“你便是王林?”徐云揉了揉脖子后方,叹气道:“正是小人。”小老头儿闻言,立时从身上掏出一封信件。啪!只见小老头手腕一翻,将它重重的拍在了桌子上:“此信是你写的?”徐云张了张嘴,很想说句‘这封信是老爷写的’这种骚话。但考虑到这样说可能会被吊起来打,自己的人设也不是王蔷那个逗比,因此只好幽幽道:“没错。”“.....”小老头儿不由眉头一皱,沉声道:“王林,老夫与你虽只是初见,但看你也不似那等奸诈之人,数算之术也远高于常人,为何偏偏喜欢断章呢?老夫识得一断章狗...咳咳,断章党,如今他的坟头怕不是已有一丈高了。”这种问题徐云上辈子已经被问了无数次,因此他压根来不及思考,便一句话条件反射般的脱口而出:“无他,唯手熟尔。。”小老头儿:“???”随后他深吸一口气,将心中的火气强压下去,正色道:“王林,老夫如今已亲至汴京,剩下的那些内容是不是该给老夫看看了?”徐云这次倒显得很爽快,从身上取出了一张纸。摊开,铺平。按着其中一角, 推到了老者...也就是贾宪的面前:“桐屿先生,余下内容尽数再此, 还请过目。”贾宪眼眸顿时一亮。只见他迫不及待的拿过纸张, 认真的开始看了起来:“....承接讫余一十三万二千八百六十七一数, 数算步骤如下...”“.....复以次商二十乘下法入廉共三百四十,乘廉入方共四万三千二百尺。”“....又乘下法入廉共三百六十...其方一、廉二、下三退, 如前。”贾宪一边看一边分析,整个过程丝毫没有借助任何纸笔或者工具,完全就是在心算!“....上商第三位得数三尺, 乘下法入廉共三百六十三,乘廉入方共四万四千二百八十九.....”“.....命上商三尺除实,适尽,得....”“立方一面之数。”看完最后一句话。贾宪不由闭上眼睛,眉头微皱, 似乎在验算着结果。过了大概一分多钟。这位看上去脾气有些火爆的小老头缓缓睁开眼, 呼出一口浊气, 目光复杂的看向徐云:“术文无误, 《九章》之求廉法,又多第三解矣。”《九章算术》。这是一部后世小学生都听过的古籍。但很多人都只是听过它的名,却不知道它为什么叫做《九章算术》。原因很简单。因为它一共有九个章节......没错, 就这么简单......这九个章节分别是方田、粟米、衰分、少广、商功、均输、盈不足、方程及勾股。其中在《少广》这一章里, 最有名的应该就要属于1860867开立方根的过程了。(注:前文居然有人问我少广章是哪个人...)截止到公元1100年之前, 古人都只提出了两种开立方根的解法。而徐云提出的这种解法, 正是此前从未有人发现过的.....第三解!同样。这也是贾宪前半生中,一直想要解开的一个谜题。但很可惜的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在发现了三角形的奥秘后, 贾宪只能无奈放弃立方根开解的问题, 将心思全部投放到了三角领域中。这就像后世一些网络作家。原本写着一本一两千均订的书, 结果马甲忽然意外出了一本爆款, 所以只能无奈将前者咕掉, 去写起了后者。当然了。徐云肯定是不会干这种事的, 他的书大多都只是被封了才会写下一本。.....这真是个悲伤的故事。随后贾宪再次深吸一口气, 指着信封一角,对徐云道:“王林, 不知信角所画的这些符号, 又是何意?”徐云探过脑袋看了几眼, 解释道:“您说这些啊,这些乃是阿拉伯数字。”“阿拉伯数字?”徐云点了点头,继续道:“此乃西域人发明的一种字符,对标着华夏的一二三四,在书写时会相对简洁一些,桐屿先生倒也可以试着用用。”阿拉伯数字不像杨辉三角,它们确实是由古天竺人发明的,不属于被埋没的华夏古代成就。因此徐云倒也没刻意将它们占为己有,毕竟他又不是偷国人。眼下华夏数算使用较多的,是一种叫做筹码的小工具。有点类似后世的牙签,长度十几到二十厘米,因此也被称之为算筹。在计算的时候。只要把这些牙签摆成不同的样式,便能代表各个数字进行计算。另外就是有些时候若是没有厕筹,就会用它.....咳咳。总而言之。虽然这种方式比笔算要方面一点,但和阿拉伯数字比起来仍旧有些麻烦。虽然这玩意儿是古代三哥发明的,但不得不承认,它确实具备肉眼可见的便捷性。因此经过思量,徐云最终还是决定先引入阿拉伯数字的概念。毕竟今后需要的计算量注定不小,有个方便的工具也算是轻松一点,效率能高当然是高点好嘛。当然了。虽然贾宪不认识阿拉伯数字和符号,但这并不代表他不明白这些概念——恰恰相反,无论是加减乘除还是开平方立方,古代华夏的数学家们早就对此有所研究了。因此几乎没怎么花时间,贾宪以及一旁的老苏,都很快理解并且接纳了阿拉伯数字。同时在了解了信件的内容和相关数学概念后,贾宪也算是消了点火,没之前那么暴躁了。只见他轻咳一声,不动声色的将信件和徐云的纸收好,对徐云道:“好了,王林,你不惜用这般手段将我这个老头子引到汴京,想必不止是为了介绍阿拉伯数字这么简单吧?”在古代华夏。数学圈虽然没有后世的BBS或者贴吧,但在一些比较有地位且有家资的大佬的组织下,地域性的交流还是比较常见的。甚至在江南地区,还出现了类似数学报的小规模报刊雏形。这种报刊非常便宜,只要几文钱就能订购,考虑到这个时期的纸张以及运力、印刷成本,这个价钱基本上和赔钱没两样。总而言之。徐云若只是想发布自己的成果,只需要通过老苏的关系联系上几位‘编辑’,便可以轻松的将自己的解法公开。因此很明显。徐云如此大费周章的将自己‘骗’到汴京,一定有事相求。徐云对此也没卖关子,只见他稍作沉默,接着朝贾宪拱了拱手,说道:“此番请桐屿先生前来,确有一要事希望先生能够出手相帮。”“何事?”“研究透镜公式。”贾宪顿时一愣,茫然的眨了眨眼:“透镜?公式?”后者还可以理解,但前者是什么鬼?一旁的老苏见状,当即从袖袋里取出了一枚粗磨过的透镜,递给贾宪:“就是此物。”贾宪接过透镜打量了一番,若有所思道:“似是叆叇,但两侧都要更为饱满一些,不过看材料判断...也似是由玻璃制成的?”徐云点点头:“不错。”贾宪的眼中不由愈发疑惑了起来:“可它又与公式有何关系呢?”徐云沉默片刻,说道:“桐屿先生,小人曾听闻您说过一句话,‘世间杂物千百般,样样皆有内中理’,对否?”泽雨轩 zeyuxuan.cc

最新小说: 非人哉的次元交易聊天群 王者荣耀之我是小兵 我真只是个普通人啊! 终极宇宙试炼 长生之狱 哥斯拉:至暗时刻 真实末日游戏 天王行 长夜尽头 地球最后一位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