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href="https://www.ttkan.co/novel/user/operation_v3.html?op=set_bookmark&novel_id=canming-bandu&bookmark=661" class="anchor_bookmark"><amp-img src="/novel/imgs/bookmark.svg" width="30" height="30" alt="bookmark" title="添加书签"/></a>
山道起伏,色彩绚烂的龙纹将旗竖立在路旁高处,屯齐策马站在旗下,举着马鞭指点前方战场,嘴里连续下达命令。
楚军率先登上山顶,屯齐并不气馁,这处战场是楚军选择的,时间、地点当然对他们更有利,清军落后一步并不意外,趁着楚军立足未稳,全力猛攻把他们击溃,就能顺利突围。
是的,宁镇会战无疑是败了,而且还是一场惨败,大部分清军兵将都士气低落,屯齐却依旧充满信心和勇气……当初太祖高皇帝(努尔哈赤)以十三副铠甲起兵打天下,一步步开创了今天这份基业,中间不知道遇到过多少挫折,打了败仗就灰心丧气,不是他爱新觉罗?屯齐的性格。俗话说英雄起于乱世,明清两国争雄天下,屯齐满腔的雄心壮志,以前没有足够的机会施展,明军既然这么强大,英雄才有用武之地!
随着他的命令,海螺号骤然吹响,悠长而雄浑,阵前的几名弓手从撒袋中取出鸣镝,放在嘴边吹了一下,确认箭头上的哨子完好可用后,一起向山顶射出指引进攻方向的响箭,成群结队的八旗兵大呼杀贼,在军官的带领下向山上爬去,他们的弓囊挂在身前,箭囊背在身后,佩刀横跨腰间,一手提着虎枪、长刀或者盾牌,一手举着水葫芦往周身的棉甲上浇水,以提高防御能力。
山坡上,清军的先头部队正在和楚军激战,屯齐又派出一千精锐八旗,对两边的山峰同时发起进攻。这么多的士兵无法同时展开,只能分成前小后大两个军阵。每个军阵里又层层叠叠的有好几排八旗兵,形成一个不规则的牡阵。如同锋利的尖锥向山顶直刺而去。
入关这几年来,八旗兵的战斗力不断下滑,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真到了战场上军纪仍然很严,海螺号一旦吹响,哪怕面对千军万马,都会毫不犹豫地发起冲锋,鸣镝所指之处,纵然是刀山火海。也要勇往直前。
几个零星的清军散兵滞留在山坡上,正好挡住了大队人马的去路,被自己人直接撞到一边,叽里咕噜滚下山崖。见到他们来势凶猛,山顶上的顾宗福令旗一挥,箭矢和铅弹破开风声,下雨一般打了下来,八旗兵虽然接二连三地倒下,却没有一个人停下还击。只是加快步伐向上爬去,以尽快支援前面的先头部队,冲破楚军还比较单薄的队形。
清军的先头部队原本被打得步步后退,援兵到了后。士气立刻一振,两部合力向楚军发起反攻,前排的士兵倒下后。后排的士兵毫不犹豫的补上,前赴后继。向山顶一步步推进。
五步!
十步!
二十步!
三十步!
这一波进攻推进了三十余步,眼看就要到达山顶的时候。却被楚军死死挡住,再也无法向前推进一步,另一侧的山坡上,吉安营的后续部队也在源源不断地登上山顶,前面的士兵堵住清军,后面的士兵列队结阵,由于山顶地形狭窄,楚军只排成了几个不太规整的小型军阵,就铺满山顶的空地,一个完整的防御阵型初现雏形。
清军进攻受挫!
巴掌大的两个山头,山体上到处还是树林,一排最多能展开几十人的兵力,上千名楚军士兵往山顶一堵,层层叠叠的密不透风,只有最前面的几排士兵能够接战,谁都无法将对方击溃。
面对密密麻麻的长枪和盾牌,八旗兵虽然勇悍,也要付出几十条人命的代价才能向前推进一步,然后再付出几十条人命向前推进一步,吉安营却居高临下占据地利,顾宗福下令反击的时候,后队推着前队往下一冲,又把八旗兵逼了回去。
山坡下,清军大队人马被堵在路上,干看着山顶上的恶战却插不上手,屯齐派出一队清军偷袭中间的山口,却被两边山峰上的楚军当成了活靶子,用弓箭火铳从两面夹击,砸下来的飞石堵住了山路,山口虽然只有百十个楚军士兵把守,清军却冲不到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