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成源见关嘉泽也往自己的小院方向走了,转头欲寻一辆骡车回县馆,余光里就瞥见一个中年人站在他身后。“袁兄,你一块儿回去么?”他问道。这个中年人也是漓水县人,今年已经四十五岁了,早已做了祖父,却还是一介童生。他打十几年前过了府试,就一直被卡在院试这一关,死活过不去。这一次,他初试的时候排在第六十二名,可谓是汲汲可危。覆试的时候考得好些,就有可能过院试,取得秀才功名;要是考得不好,那只能名落孙山了。虽说许成源觉得这人性格阴沉,并不喜欢与之交往,但对他还是十分同情的。而且这里离县馆距离挺远,两人回去,也能省下一半的车钱。这对于向来节省的许成源来说,拼车算是个好主意。袁仲秋却对他的问题避而不答,反而问道:“刚才我在你们后面,听那位关少爷夸杜少爷厉害,说他说的那些都考了。你们是听到什么风声,知道题目吗?”许成源一听就紧张起来,表情严肃地道:“袁兄,饭不能乱吃,话也不能乱说。出题的是学政大人,而且他是进了贡院后才出的题,谁能知道?杜锦宁只不过分析了这些年的乡试和会试的题,发现律法考得越来越多,便提醒我们要多看看律法。”“算学在上次府试的时候出题量大增,可见朝庭对算学也十分重视,他才这提醒了我们几句,说算学也一定要好好学,院试时肯定有。这不,除了礼法题,他都说对了内容。”他盯着袁仲秋:“刚才关少爷话里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你莫要听话听半截,在那里曲解胡猜,往别人头上扣黑锅。这个罪名可不小,那是要满门杀头,牵连几代的。不光杜家,便是学政大人也脱不了干系。所以还请袁兄谨言慎行,万莫祸从口出。”他冷冷一笑:“你要知道关少爷是关家人,杜锦宁是关山长的亲传弟子,也跟齐家少爷、梁家少爷相交莫逆。学政大人更是朝中三品官。要是因你的缘故在外面传出风言风语,杜锦宁和学政大人清清白白,自不会有事。但你家如何,可就难说了。关、齐、梁家随便一根指头,就能捏得死你。你好自为之吧。”“误会,误会。”袁仲秋家境一般,有几十亩田地,一处小院,就是漓水县里最为普通的小老百姓一个。这样的生活环境再加上他的岁数,生活早已磨掉了他的棱角。听得许成源这话,他也不敢说什么,只满脸堆笑地拱手道:“误会,误会,是我听差了,许兄万莫生气,我不会乱说的,放心,放心。”许成源盯着他,点了点头:“但愿如此。”说着缓了缓神色,“那袁兄可否愿意与我一同回县馆?”袁仲秋摇摇头,笑道:“我还有事,要去前面会个朋友。许兄你先行一步,我稍后再回去。”“如此那我就先走了。”许成源拱了拱手,朝旁边的骡车走去。其实他手上并不缺钱。不说在他来赶考时谢氏担心他太过穷酸被人看不起,给他塞了不少钱,便是杜方菲也给了他十两银子。许成源想跟袁仲秋拼车,不过是习惯成自然。他上了骡车,跟车夫报了县馆的地址,转头不放心地瞅了袁仲秋一眼,便见袁仲秋在那里东张西望,似乎在找什么人。想起考试之前祁思煜对杜锦宁的种种为难,许成源心里一突,心生警惕。袁仲秋这个年纪了都没考上秀才,且这次初试又是那样的名次。要是他拿着刚才的猜测去向祁思煜投诚,想搏一搏前程,那岂不是给杜锦宁惹大麻烦?要知道,当初入考时祁思煜对杜锦宁的敌意,漓水县不少考生可是看在眼里的。他这两年在杜锦宁的影响下,眼界与思维早已跟以前不一样了,凡事都会往深里想。这件事后果太过严重,即便再小心也不为过。他想了想,直接叫停了骡车,掏出二十文铜钱塞到车夫手里,把杜锦宁小院的地址跟车夫说了,道:“你到了那里,找到杜少爷,叫他跟齐少爷赶紧到贡院门口来,说我有非常重要的事跟他说。我现在脱不开身,所以叫你去。事成之后,我有一钱银子给你。”杜锦宁那小院离贡院很近,跑一趟就能得二十文钱,后面还有一钱银子,车夫顿时乐开了花,拍着胸脯保证道:“你放心,我一定把口信给你捎到。”许成源挥了挥手,再没空理会车夫了。因为他看到袁仲秋此时已往祁思煜那边走去了。祁思煜因为一道算学题没做出来,是在兵卒的催促下最后一个交卷的。所以杜锦宁他们都走了,他现在才出来。杜哲彥正在外面等他。许成源眼见自己的猜想成为现实,又气又怒,飞快地朝前面跑去,一面跑还一面喊:“袁兄,你怎么还在这儿?范兄正四处寻你呐。”袁仲秋一个小老百姓,整日埋头读书,也没地方练就老奸俱滑的本事。否则,他就不会当面问许成源,而是悄没声息的去向祁思煜投诚了。到时候闹出事来,只要祁思煜不把他咬出来,他就相安无事。现在他朝祁思煜走去,不过是一时冲动,是十几年院试不过的一种愤恨和对这次院试成绩的一种恐慌。许成源所说的话又让他每走一步都如坠千斤,只几步路已冷汗潸潸,让他想停下脚步。听得许成源的这一块叫唤,他浑身一震,脚一软差点跌倒在地。许成源以生平最快的速度跑到袁仲秋身边,一把抓住了他的胳膊。力度之大,让袁仲秋惊呼了一声:“哎哟。”杜哲彦闻声看了过来,看到许成源抓着个头发花白的老头子,还差点把人摔到地上。他是认得许成源是杜锦宁的姐夫的,不由出言讽刺道:“啊哟,这是要欺负老人家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