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开放农业种植是经济必然发展的过程,但是只要国家卡着这个政策权利不放,就会成为一种稀缺资源,下边也不能怎么样,因此这个筹码就成了朝廷让官僚让步的蛋糕。
官僚要得到经济蛋糕,就只能在乡官任命放缺这个环节做出让步。
现在本土主要县下的乡的数量最少的是四个,最多的如海通庒县,一个庒县就有十七个乡,一个乡的人口就过万。
因此所有县下的乡,一半继续由所属官僚派系放缺,一半由女帝、工部、金戋寺、太仆寺、司农寺放缺。
当然,这样一来,一个县就分成了两半,虽然县令所属的派系没变,但是下边的乡官只有一半自己人,就等于被砍掉了一半的权利,官僚系统肯定不会同意。
所以要让官僚系统同意,就必须拿利益,让出官僚系统让步。这个利益就是所属官僚派系的乡,开放农产品种植,允许在种植少量粮食的前提下,种植更多的经济作物。
而农业背后做大的势力,其实是地主、粮商和行业。经济作物种植比例的提高,相关的需求行业会收益。
如种棉放开,种植棉花的地主,经销棉花的商人,纺纱厂、织布厂、染布厂一定欢迎。
而粮食种植面积减少,粮价会回升,地主和粮商都高兴,而地主还能种经济作物,也是受益者。
而与此同时,工部、金戋寺、太常寺、太仆寺放缺的乡,继续维持三七作,三成土地种植经济作物,七成土地种植粮食,继续维持不变,虽然这些乡的老百姓收入会低一些,但是随着粮食种植减少,粮价回升,这些农民和地主会收益。同时仍然允许种植一些经济作物,可以增加收入。
因此这些乡也会受益,但是受益的幅度较小。
但不管怎么说,这个政策总体上对各个阶层都有利,在官制改革只升不降的情况下,官僚的阻力不是很大。
可话说沈云卿如此奸诈,能推出这么好的政策?一点副作用都没有?
于是怀王就问了:
“海郡王的方略虽好,不会没有其他打算吧。”
“呵呵……”沈云卿淡淡一笑,用“呵呵”回应怀王,然后不再继续回答,不回答就是最好的回答。
这时女帝接过话说:
“兄长以为海郡王官制改革的方略如何?”
“总体看来似乎百利无害,人尽满意,可真能有如此尽善尽美的好事,恐怕不见得。”
怀王根本不相信这次官僚改革能有这么好的优惠政策,真要是有这么好的政策,沈云卿拿出来献宝?这里面肯定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
而且一个县下的乡,放缺被砍掉一半,一个州就被砍掉了一半,虽然刺史、县令都是各部自己放缺,但谁都知道这是往地方上掺沙子抛石子,地方上的权威就会大打折扣。
这时沈云卿说:
“官制改革势在必行,不改不足以继续治理天下,这个道理天下官吏人尽皆知,只是大家都怕动了自己的利益。现在朝廷非但不动官僚的利益,还给足了好处,若再不同意官制改革,这就是居心叵测,到时候可就没有继续商量的余地。”
沈云卿的强硬让怀王有些不悦:
“海郡王是要强行推动官制改革?”
“怀王可敢与本王打个赌?”
“什么赌?”
“只要本王把开禁农业的前提是官制改革消息放出去,地方上即刻就会沸腾起来,到时候官商就会狗咬狗,怀王信不信。”
怀王是个聪明人,沈云卿的险恶用心他是想得到的:
“海郡王果然好手段,如若官僚不答应,天下的地主、财阀就会改投山头。”
“难道不是吗。”
资本最大的动力就是追求最大剩余价值和利益,现在国家的经济高速发展,传统的官僚体系和经济政策束缚了民间地主和财阀的发展,一旦沈云卿把农业开禁的消息放出去,而官僚系统在明显受益的情况下还反对,那么就会形成官商狗咬狗的局面。
依附于官僚派系的商人集团会要求官僚接受改革,而官僚集团则会因为地方权力的削弱,而抵触改革。但这些商人却不会管你官僚权力的弱化还是加强,他们只管自己有没有利益。
现在朝廷给利益,他们就支持朝廷,到时候阻挡财阀、地主牟利的官僚,就是他们的绊脚石。
因此这件事上官僚如果不接受,就会陷入被动。
而怀王担心沈云卿不光只是想通过乡官制度,削弱地方派系,应该还有其他险恶用心,只是现在看不出来。喜欢陛下的CEO请大家收藏:(zeyuxuan.cc)陛下的CEO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到泽雨轩(www.zeyuxuan.cc)
看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