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历史军事 > 陛下的CEO > 第413章 有些不妥

第413章 有些不妥(2 / 2)

要说做皇帝还真不容易,个人的能力很大一部分源自一张嘴皮子,嘴皮子厉害能定半个朝堂。

由于野史的特殊性,说野史是一桩无头公案倒也没错,而且既然是无头公案,肯定也就没有什么真凭实据,或者是错误信息,而在查案当中显然又是无法避免的。

于是给野史查案,下个定论就有了道理可循,反正没有破案的指标,怎么查怎么编都可以,反正是野史,没人当回事,正如刑部积压的无头公案,破不了案,也没人当回事。

女帝一席话引得文臣武将议论纷纷,许久没个结果,此时公孙芸惠继续之前未完的话说,但口气明显强硬了许多,底气更足:

“桑爱卿,这前朝野史是修得,还是修不得啊。”

“呃……”

桑劲川无言应对,这时施君亦接过话说:

“陛下,即便要修野史,也不应由朝廷修。”

“哦,这是为何呀?”

“其一,朝廷乃天下正统,不宜修编飘忽不定无凭无据野史,此乃无根,有损朝廷与陛下威望。

其二,朝廷库档收录史料多数可考,而野史大都散落民间,甚至流传于口口相传,并无文字记载,故而难以考证,且耗时费力,朝廷若是为了这等无凭无据,吃力不讨好之事投入人力物力,实为不智之举。

其三,既为野史,而不见正史,哪怕有些是真的,也多与前朝帝室不可见人之秘密有关,若是丑事、恶事、脏事,由朝廷自行修编,无异于朝廷捕风捉影,影射朝廷,影射陛下与诸王公,因而朝廷不宜出面修编。”

施君亦的三点理由迅速得到百官相应,也算是退让了一步。修野史可以,但不能由朝廷出面修。

由于需要在老百姓当中树立朝廷机构和皇帝个人的正面形象,朝廷颁布的史料都应该是严格考证的内容,而且得是对治政阶层有正面积极性。

如果由政府朝廷修野史,当下的舆论氛围和文化、认知背景,其实还不足以开明到这个地步,极容易变成歪风邪气,败坏朝廷与皇帝形象,极为不利政府的舆论宣传。

简而言之说,见光死的东西不要,正能量的典型越多越好。

其次是修野史比修正史更花钱耗费人力,因为正史的资料大都能从前朝缴获,保存较为完好,而且已经修了一部。

而修野史得满世界找,也不知道修到猴年马月,尽干些捕风捉影没凭没据的事,说出来笑掉大牙。

最后,既然是野史不见正史,那肯定多数都是见光死的内容,不可示人,而且与权贵、皇室的丑闻密切相关,如果把前朝的丑事掀出来,难保今天的人不会产生某些联想。

如皇帝搞断袖啊,皇后红杏出墙啊,皇子与帝妃通奸啊,皇妹与皇兄相恋啊,都是不能公开的内容,这些要是翻出来,说是前朝的野史,谁能保证本朝没有。

所以但凡涉及到皇室隐私,与朝廷百官也脱不了关系,归根到底还是祖制。

但修野史毕竟没有太多的政治羁绊,重要的是,明面上对皇帝并不十分有利。

施君亦权衡再三,琢磨着既然女帝要修,也无伤大局,没必要在这件事上与女帝死扛,遂而退让一步,尽可能撇清皇帝、官僚机构与修野史带来的负面影响

而站在公孙芸惠立场,除非胡编乱造,谁修野史都一样,她要的是故事情节,不是结果和后果,遂即点头同意:

“施尚书此议甚合朕意,田尚书,修编野史之事便交由礼部与秘书监、太学,寻觅合适人选,修编前朝野史。”

“臣领旨。”

“此议既无异议,朝会继续,谁人有本要奏。”

女帝话音刚落,兵部尚书范勇上前一步道:

“启禀陛下,近日海寇日益猖獗,劫掠往来商船无计,两江沿海屡受侵袭,甚至一度犯入长江进入州县,甚为猖狂,臣建议向沿海增调州兵,以抗海寇。”

“岂有此理,我朝禁海两百余年,两江百姓如今安居乐业,尽还有乱民出海为寇。范爱卿,可知海寇来自处。”

“启禀陛下,据臣所查,这些海寇绝大多数并非是我朝百姓,而是来自濒国。”

“濒国!濒国如今大统,内乱业已平息,何来如此众多乱民落草为寇,劫掠我朝沿海州县。”

“回陛下,据臣所知,细川家虽一统濒国,但濒国各大名及其部众纷纷流落外海,从事海寇,数量之多,少则数千,多则上万众,广布于濒国与我朝间大海之上,南至江南,北达丹韩,沿海小岛星罗棋布,可供隐藏之所不计其数。

眼下水军总管马文修部全数南下,我朝海防形同虚设,难以抵御海寇袭扰,仅能以内河漕运护军,勉强维持各地海防,无法出海剿寇。”

“可恶,鸿胪寺卿徐业。”

“臣在。”

“宣濒国驻使武藤井富。”

“是。”喜欢陛下的CEO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陛下的CEO泽雨轩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到泽雨轩(www.zeyuxuan.cc)

看剑来

最新小说: 大唐二愣子 我在秦时做丞相 三国之汉魏风骨 鲁国 醉吟江山 亮剑,开局砍翻坂田联队 虚构三国 华夏真相集 盛唐小园丁 他是大夏之皇,他要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