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历史军事 > 陛下的CEO > 第444章 下下策

第444章 下下策(2 / 2)

南屿位于今天岘港附近,是腊婆北上交趾的必经之地,也是腊婆军后方补给的中转站,腊婆军北上后的半数补给,都在南屿。

岐军若能攻取南屿,就能从南屿就近得到粮草,然后运往潮瓯,缩短了从振州、雷州的运量时间和海上风浪危险,足够支撑到夏收。

但打南屿,需要重兵。

南屿的守军虽然不多,但是腊婆民夫很多。由于潮瓯已经打了措手不及,腊婆军不可能不做沿海戒备。

而且眼下登陆作战都是冷兵器登陆,没有大威力的远程武器掩护,登陆非常危险。即便选择在远离南屿的滩涂上岸,其实也无法实现。

因此打南屿需要抽调潮瓯的兵力,而北线的李文宝、王瑾春部现在也就是勉强维持坚守,偶尔发动零敲碎打的攻势,已经抽不出多少兵力借给马文修。

如从登州运输新编水军,时间来不及,通信来不及,多出来的嘴也没地方吃粮,还得占用运力编制,所以都来不及,因此只能从潮瓯抽重兵。

且不说打得下打不下南屿,如果打下了,问题还只是开始。

打下南屿势必要坚守,坚守就是分兵,以现在南征岐军兵力,根本无法分手两地,水师也没能力提供海上维系所需的运力和机动力。

同时分兵之后,今年将无法发动攻势,近年一年就盯在南屿、潮瓯,无法推进战线。而腊婆军将得到一年的喘息之机,如此不是岐帝国所愿看到的结果。等到来年,朝廷可能会撑不住,同时岐军出国两年,士气和心理会衰弱。

战争拖入第三年,南征军置身两地,无法集中优势兵力推进战线,反还会陷入无穷丛林作战,徒增伤亡。同时现在的岐帝国也拖不起三年,甚至明年北方就可能变天。

当然,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如果能攻克南屿,首先南征军与潮瓯能得粮草,熬过今年。

其次是腊婆军被从南北一切两半,但南屿只是沿海的交通要道,并不等于没有其他路可走,腊婆军依然可以经由库皋的丛林小路,向北运输补给,尽管效率低,但依然能维持。

其三,南屿的失守会迫使交趾的腊婆军鼠守两端,李文宝、王瑾春部可能能有些作为,但毕竟隔着十万大山,也不可能一年之内推到交趾,当地后勤跟不上。

所以沈云卿算来算去,打南屿是饮鸩止渴,也是下下之策。上上之策还是取瓦瓯,先将腊婆精华之地纳入掌控,战争主动权将彻底掌握在岐军手中。

但时间是个微妙的奢侈品,马文修的底线是三月前,必须拿出可行计划,因为六月就可能断粮,因此四月、五月需要执行计划,如果沈云卿无计可施,那就打南屿。

翌日,沈云卿携郝仁与随行衙署官吏前往军中视察屯粮,校队账目,随后又是去了城西,参观大水之下坍塌的西门城墙。

尽管紧急调粮并无不可,冠冕堂皇的打发一下也可以,但按程序,地方上仍然需要派遣官吏前往军中问明详情。

尤其是既没吃败仗,也没被敌袭,军需怎么就没了。

如是战损,地方可以不过问,其实过问是自找没趣,招来主帅的不痛快,尤其是当武官集团与文官集团不对付的时期,更是如此。

但如果军需莫名其妙就没了,说是给大水冲跑了,不免匪夷所思,而且又向战区外的地方上调粮,地方官肯定是要过问。地方官不过问,事后出了事,上边追究下来,还是地方官倒霉。

潮瓯的大水非但冲毁了西城城墙半数,还将农田尽数覆没,灌溉水渠与原本的河道,在大水之下不是改道,就是被淤泥淤死,是个正常的官吏,都应该是明眼人。

郝仁查访潮瓯的城外的同时,沈云卿其实也在考察他的“业务能力”其到底是草包,还是有真知识学,通过寻访期间的一言一行都能反应的淋漓尽致。

郝仁抵达潮瓯的第三日,既三月初十,沈云卿安排吴滔、陆文二人继续领着郝仁前去潮瓯城中,沈云卿则是去了左承王赵元府上。

各部陆续归降不久,阿萨雀、拓客等头人扎营城北,与赵元聚为一伙,一来便于碰头商议,二来便于联络岐军。

此外一场洪水冲毁了潮瓯主要地区的基础设施,道路还在其次,主要是粮食没了,人口都只能疏散前往潮瓯城内外,所以现在只有潮瓯城有粮食,阿萨雀、拓客等人也只能来潮欧,很显然岐军是不可能给他们粮食,还准许其在潮瓯之外自己建立据点,这不是二傻吗。

阿萨雀混战中没了左手,其实本来可以保住的,并非一次给剁掉,而是被砍伤,由于缺医少药与救治不及时,主要还是沈云卿拖着不让投诚,导致其错失了治疗最佳时间。

投诚岐军时,其左手已经化脓腐败,只能截肢,否则必定造成血液感染,危及生命。喜欢陛下的CEO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陛下的CEO泽雨轩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到泽雨轩(www.zeyuxuan.cc)

看剑来

最新小说: 大唐二愣子 我在秦时做丞相 三国之汉魏风骨 鲁国 醉吟江山 亮剑,开局砍翻坂田联队 虚构三国 华夏真相集 盛唐小园丁 他是大夏之皇,他要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