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兼任预备军主将,副将则涉及到所有辖区的文武将官,有钱超、彭天旭、方金鹤、许三、王振宝、李达山、任长风、袁淳、赵明成、织田长秀、村前泾、上井石久、张文星、崔猛、朴厂丞、盖洪和等人。
此外,“隐庄”正式改名为“武备学堂”,赵云亲自担任山长。教习由来自平洋军、银钱司、机速房和元帅府的骨干担任。
赵云还将军服坊并入军器厂,并在军器厂之上设立了军需部,亲自主持军需部工作,统筹调配枪炮等军需物资。
军事法规中,出现了一些颠覆性的更改。
在法规中,赵云废除了周廷打压武将的一系列做法,废除了文官监管武官的各项权力;规定在军队内部设立了自己的人事、监察、财政、审判和考评制度及机构;规定俸禄和待遇上只按照级别,不分文武;规定武官见到上官只需和文官一样躬身施礼,不得下跪,见礼统称下官,不得自贬贱称卑职;规定禁止入伍黥面。
这些法规一扫武人在文人面前“门下走狗”的地位,大大维护了武人的自尊心,提振了他们的自信心,也进一步将他们推向赵云,滋生了他们对元帅的绝对忠诚。
这些法规的影响极为深远,在日后的战斗和招降中,逐一显现。
在兵役制度方面,除了实行征兵制,而非募兵制之外,赵云只是在周廷的现有制度上,做了合理化的修改。
至于军功奖励,则延续了之前的军田奖励制,并参照秦国军功晋升制度,进行了完善。
军制颁布后,元帅府将此项制度,发送九州太宰府和崇明岛,要求他们和金州一体贯彻落实。
平洋军将士闻言,士气如虹,群情振奋。
所有将领都认同元帅府的做法,并表示誓死拥戴赵云。
完成军制建设和元帅府组建后,赵云又制定了军事训练大纲,下发各军事单位执行。
时间飞逝,进入十一月,赵云又得南下返回临安。
此次无需送马,而是作为淮南东路的特务头子,向周国官家进行年终述职。
许三亲自带领三艘炮船,从都里海口出发,护送赵云一行人到崇明岛,和彭天旭完成交接后,返回辽东。
彭天旭则护送赵云来到扬州。
在扬州,赵云听取了杨胜、柳升和钟志奇三人的汇报。
赵云离开的四五个月,赵云的粮铺、粮仓、钱铺和酒馆,已经在淮南东路完成了布局,基本上控制了淮南东路的钱粮。
按照赵云的要求,扬州和登州共接收了银钱司从崇明岛和耽罗岛转来的五十万两白银,已经和身在济南的毕友师,完成对接,正在分批向蒙占区的十个钱铺输送。
至于另一条,博多-耽罗-金州的白银输送线,则是一条隐蔽的白银输入渠道,不会暴露在阿合马的视线中。
随后几日,赵云拜访印应雷等淮南东路的制置使、转运使、副使和判官等人,暗中表明了自己将去临安,面见官家述职一事。
赵云此举只是心虚。毕竟他旷工五个月,难得回来,自然要给大家看看自己,见证一下自己是在淮东公干的。
被拜访的那些人小半年没见到赵云,结果赵云突然现身时,告诉他们要去面见皇帝述职,顿时会错了意,以为对方抓住了自己的小辫子,前来敲诈。
那些人一边和赵云一番虚头巴脑的闲聊,一边暗骂对方贪财无耻,可是,当下晚上又不得不差人推车挑担子,往赵云的官衙送铜钱和金银。
除了印应雷没有送钱外,赵云走访到的那些上官没有一个不来送钱的,只是一夜,赵云就收到了铜钱五万贯,弄的他哭笑不得。
第二天,他不出门拜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