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削藩兴兵,到出召罪己,不过短短三年,心境之别可谓判若云泥。
三、联蕃平叛
公元784年(兴元元年)二月,面对朔方军迟迟按兵不动,德宗心中焦急万分。
他派秘书监崔汉衡出使吐蕃商议此事,吐蕃大相尚结赞同意出兵协助唐朝平乱。
等到即将出兵之时,却提出“蕃法发兵,以主兵大臣为信;今制书无怀光署名,故不敢进”。
德宗命陆贽召谕李怀光具名,李怀光此时与朱泚联络密切,颇有自立的想法。
便以“若克京城,吐蕃必纵兵焚掠,谁能遏之!此一害也。前有敕旨,募士卒克城者人赏百缗,彼发兵五万,若援敕求赏,五百万缗何从可得!此二害也。虏骑虽来,必不先进,勒兵自固,观我兵势,胜则从而分功,败则从而图变,谲诈多端,不可亲信,此三害也”为由,拒不在敕书上署名。
尚结赞不见李怀光的签字也不发兵,第一次求蕃平乱就此不了了之。
从二月起,李晟就屡次上书德宗,声言李怀光已有反意,“应先采取措施应变,请调偏将为洋、利、剑三州刺史,各自领兵守卫,保证关中与四川的交通畅通”。
但德宗还是觉得要依靠朔方军马,便加封李怀光为太尉,赐其“铁卷”,遇事可免其罪。
结果,李怀光反而大怒,当着使者的面,掷铁券于地,说:“皇帝怀疑我吗!人臣反才赐铁券,我不反而赐铁券,是逼我反!”。
李怀光不给德宗面子怒掷铁券,不过是发泄怒气罢了,如果他知道中国历史上,被皇帝赐过免罪铁券重臣,几乎无一例外的死于非命的话,估计就更怒了。
李怀光已经和唐朝撕破了脸,二月二十五日夜,他命部下袭击李建徽和杨惠元的军营,杨惠元被杀,李建徽单骑逃脱,二人的部众都被李怀光吞并,得手后,李怀光叫嚣道:“吾今与朱泚连和,车驾当远避!”(《资政通鉴》)
二十六日,德宗畏惧,出走梁州(今四川汉中)。
德宗出走后,李怀光所率领的朔方军却开始军心动摇。
朔方军是郭子仪带过的老队伍,很多将士都在安史之乱后,多次为拯救唐朝立过功勋,很多人不愿意跟随李怀光作乱,于是朔方军卒渐渐逃散,李怀光军势渐弱。
李怀光见状,大掠掳掠泾阳、三原、富平三地,所过之处鸡犬不留,经同州开往河中(今山西永济)。
李怀光反叛后,关中只剩李晟率领的神策军最有战斗力。喜欢唐朝好郎君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唐朝好郎君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到泽雨轩(www.zeyuxuan.cc)
看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