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在发生误会的当口上,女主角必须是失态而不是悲伤,甚至必须不流眼泪,因为只要一露悲色就不会引起婆婆的立即离去;
3.更不能向婆婆说破。在正常情况下,婆婆年岁不大,精神健朗,并不存在害怕她受不住刺激而出意外的问题,说破的可能是极大的。更何况,婆婆已经说明,她现正在把自己的别墅改成伤兵疗养所,因而她对伤残、流血、死亡是有充分的思想准备的,天真热情的女主角突然变得如此掩饰,未免带有不可信的成份;
4.宽厚爽朗的婆婆也要突然背离自己的性格逻辑。她远道而来,竟一言不合而怫然离去。她目睹姑娘的怪异神色而不作深入追询。她深信自己儿子的选择,而又被一时的表象所左右。她走得那样匆忙,匆忙得失去了礼貌。
只有当以上这些苛刻的条件同时存在,那个误会才能成立,那个悲剧才能成立。于是,我们看到,这个深挚的悲剧,竟然悬挂在一根脆弱的游丝之上。这根游丝一旦断去,整个悲剧就会跌得粉碎,不复存在。
观众的审美感受也会验证这个分析。当电影拍到女主角的爱人生还回来,一起到豪华的庄园去看望宽厚的婆婆和可爱的家庭时,观众一直在为女主角遗憾,遗憾她和婆婆当初在咖啡馆都少说了一句话。这种遗憾之感,来自于影片在情节上过于偶然性的处置,而却能造成对于所表现的深刻社会悲剧的份量减轻。无论如何,这在内在意蕴的表达和领受上是一种损失。
我们不是在吹毛求疵地指责早在几十年前拍摄了一部精致的影片的电影艺术家。我们只想说明:《魂断蓝桥》与许多作品一样存在着两种结构,而传统情节性的结构是会在很大程度上吞食现代理性结构的。一个悬挂在无数偶然组合的游丝上的悲剧,与以滑铁卢桥所层层展现的冰冷理性成果产生了明显的矛盾。
这种矛盾,由艺术先夫就存在的一对矛盾所滋生。艺术不得不概括,又不得不具体。当人们走通了由具体表现概括的典型化路途之后,又发现了其间的矛盾并未全然消除。电影艺术家深知,把对一场战争、无数场战争、人类历史上的一切战争的思考,完全押入一个纤巧弯曲的情节之中就会耗损掉大半深刻性和严峻性,因此求援于哲理化的象征,求援于象大铁桥一般的形象化铁则。《魂断蓝桥》由此产生了广泛魅力,也由此留下了发人深省的矛盾。能不能让普遍性的意蕴耗损得更小一点呢?能不能让哲理化的整体探索对艺术机体的统制效能发挥得更大一点呢?现代艺术家在苦苦思索、辛勤实验。
不久前,浙江上演了一出题名为《乾嘉巨案》的越剧,表现了我国当代戏曲艺术家为突破传统的情节性结构、输入现代理性结构所作出的努力和所遇到的困惑。此剧表现我国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发生的和珅贪污巨案,总体情节框架没有太大的特色,与平常习见的历史剧差不多。乾隆年间,和珅高居相位,忠臣揭发他贪污巨大,乾隆皇帝不信,把忠臣贬谪新疆;嘉庆上台后,和珅失宠,被贬忠臣复职,而和珅的走狗则戴上了镣铐。这样一出戏,扬忠抑奸,意思庸常,艺术表现也难于有什么特殊发挥。为了适合戏曲演出,戏曲艺术家们编制了一个人伦关系的情节图谱来作为这场政治倾轧的表层图像:当初揭发和砷的忠臣和奉承和珅的奸臣是儿女亲家,于是,父辈的争斗破碎了下辈的婚事,尤其是忠臣家庭,因被查抄放逐,凄苦连连,怎敢再娶那个日益得宠的奸臣的女儿?
这样的戏,在我国戏曲舞台上曾比比皆是,观众厌倦了,艺术家本身也不满意了。受到现代艺术意识熏染的戏曲艺术家竟然别出心裁,为这出戏增添了一个层次,于是,面貌就有了很大的改变。
这个层次是这样的:那个奸臣的女儿是一个颇为怪异的人物,当初,她虽还未曾过门,听到公公遭贬,亲友星散,她——正在荣升的高官的爱女,竟到古道长亭跪送公公;几年之后,改朝换代,公公荣归复职,父亲则木枷长链,被贬被逐,到古道长亭跪送父亲的,仍然是她。与这位不顾忠奸升沉的小姐相对应,古道长亭也有了一种漠然的生命,一次次迎接旧犯复职,一次次送别新犯上路,官轿囚车,在这里交错,忠耶奸耶,它们无意辨析。
这个层次,一下子把作品引向了深刻。现代剧作家,即使是坚定地站在古代忠臣的一边,也显得过于琐小了。他需要从忠奸之争中腾身而出,从整体上看看封建官场的交替旋律,从中来品察中国历史的滞涩。这种整体品察,也就是艺术创造的哲理眼光。
在这种哲理眼光前,产生了两种情感的比照。一种情感出自于对忠臣的佩服和同情,为他受屈而难过,为他的年迈老母飘零荒野而流泪,为他儿子的受牵连而不平。与此相应,又对奸臣极端憎恶,为他最终被贬而高兴,甚至,为嘉庆皇帝的明察而解颐。另一种情感就不同了,对忠奸之争没有倾注太多的泪水,对困苦流离没有交付太多的同情,而只是把情感的目光投射在那个小姐身上,感应到了她的漠然而又挚然的情怀。这种情感,受到了历史理性的过滤,变得那样清醇;这种情感,受到了现代意识的提炼,变得那样高远。这就是哲理化的情感
。它象历史一样恢宏,它象哲理一样凝重,但它仍然让人怦然心动,激情满怀。只不过,这种心意和激情,不再以扶忠锄奸为内容,而是表现为对洞察这种历史循环图所获的快意。这种情感,在作品中也有着纪念碑式的物化对应物,那就是古道长亭,就象《魂断蓝桥》中的滑铁卢桥一般。
这两种情感也对应着两种情节,第一种情感要求情节沉陷在以忠臣一家为轴心的悲欢离合故事中,第二种情感也需要故事载体,但却都围绕着那个以小姐、以古道长亭为对应物的中心展开。目前演出的这出戏,还处于两者的凌乱交杂状态,现代意识的来访有点象不速之客,还没有在整部戏中安顿妥当,更无获得指挥调度权利,因此,它还显得有点莽撞,尽管广大观众已用最响亮的掌声欢迎了它。
由此可见,以整体探索、整体品察、整体把握为背景,艺术的哲理和艺术的情感融为一体。艺术当然要情感,但对现代艺术家来说,更需要一种整体性情感。现代著名美学家苏珊·朗格在《艺术问题》这本杰出的著作中指出:
艺术家表现的决不是他自己的真实情感,而是他认识到的人类情感。
这种人类情感,既可以称之为哲理化的情感
,也可以称之为情感化的哲理
,是构成现代艺术的重要质素。它不表现为对某种悲欢而流出的眼泪,对某种不幸而产生的激动,而常常只是变成一声动情的太息,变成一种眼神炯炯的凝思,变成一种淡然漠然而又宏大无比的情绪性体验。
以对整体哲理的把握为主导,现代艺术家们不约而同地把艺术创造推向到一个与传统艺术迥然有别的层面之上。他们渐渐不再只是在部件上、片断上输入哲理,而是以整体构架来直接通达这种追求,从而写下了人类艺术史的崭新篇章。
还是取一些电影来分析为便。
英国电影《法国中尉的女人》以一种巧妙的结构方式呈现了一种整体性的哲理追求。男主人公原与一位名门闺秀订婚,后听到镇上有一个极不检点的女人,据说曾与路过的一位法国中尉同居,至今仍然每天面对着大海思念着对方。男主人公好奇地注意她,最终竟爱上了她。但是,在他们俩感情发展的途程中他发现,她并没有一个真正的法国中尉,过去她只是利用了一个谣言在将错就错地进行着封闭性的情感追求。在表现这个故事的同时,影片还穿插了扮演男女主人公的男女演员在拍摄过程中萍水相逢的恋爱。这样,这部影片实际上比照性地呈示了四种恋爱、婚姻方式:第一种,门第性的婚配,男主人公一开始就置身其间;第二种,浪漫色彩的爱情冒险,男主人公与“法国中尉的女人”的艰辛恋爱便是如此;第三种,“法国中尉的女人”的精神恋爱,以自我封闭、自我陶醉为特点;第四种,现代青年的急速恋爱,演男女主人公的演员,现身说法地表现了这种恋爱。这四种恋爱方式,很自然地并列开来,构成了在一个人生根本课题上的历史性整体比照,其引发人们思考的力度是显而易见的。这种结构中虽然也包含着情感性的内容,但一切具体情感都服从着历史性的整体比照,观众观看之时,很难为其中哪一种婚姻恋爱方式中的某某人而流泪,却会从根本上勾起对这些人生极大命题的历史沿革的遐思。这种结构与艺术家的理性框架,基本处于同构状态:人类对自己情感方式史的反思,交错穿插,光阴斑驳。
法国电影《罗拉·蒙苔丝》的哲理构架,由交错比照归于凝聚,理性成果比《法国中尉的女人》更显豁。蒙苔丝是十九世纪前期欧洲著名的交际花,交结王公贵胄,出入豪门宫宇。一八四八年大革命后靠山倒下,她只得沦落风尘,最后甚至在马戏团献艺。极富极贵,极卑极贱,并于一身,这无论于历史还是于人生,都是颇具哲理意味的。影片如果按照自然的时空顺序叙述蒙苔丝的一生,观众看到最后也会产生一些沧桑感,有些善思的观众也许还能领悟到其间的哲理意味。这对现代艺术家来说已不能满足了。让观众自己去领悟,而不是靠艺术本身明确的勾勒,这很可能造成大多数观众的迷失,而且在这种情况下,艺术家对哲理意味本身也不能酣畅地发挥。为此,现代电影艺术家打破了自然的时空顺序,让今日蒙苔丝浓俗的马戏油彩与昔日蒙苔丝雅洁的贵族装束交替出现,让今日的眼泪拌和着昔日的欢笑,让今日对她生死予夺的马戏团老板与往日拜倒在她石榴裙下的豪权势要构成近距离对照。这种交替和对照本身就是哲理。最后,电影艺术家还动人心魄地展示了把两段对照性历史融于一体的一个场面:老板竟把蒙苔丝放在千百人面前展览,要她展示自己过去表演过的色情节目,任人盘问隐私,甚至把她关在木笼中,让观众中的男子依次来吻她的手,收价每人一美元,因为过去豪绅巨富为此一吻不惜千金……木笼外排起了准备吻手的长队,而蒙苔丝浓俗油彩的脸上却流淌着两行眼泪。至此,对比已经不再以交替的方式出现,而是强烈地压缩成一体,近乎表现主义的形态,达到了很高的哲理体现水平。这个关在木笼里的昔日美人,是一部荒诞的欧洲历史,是一场酸楚的人生梦幻。她被世界嘲弄,但她也在嘲弄世界。她被排着队的人吻,她是低贱的;人们排着队吻她,比她更低贱。历史使她变得古怪,她也使历史变得古怪。相对于升沉荣辱的她,社会是冷静的;相对于木笼外沸沸扬扬的社会,她是冷静的。
《罗拉·蒙苔丝》这部影片告诉我们,理性构架常常会导致带有怪诞色彩的凝聚
。在这种情况下,怪诞,便是哲理的蜕形。这就象画像要勾勒出世界和人生的普遍趣相不得不采取漫画方式一样,真实的人物和景象是难于聚合普遍性重量的。
类似的带有怪诞色彩的理性构架,我们在其他许多现代艺术作品中都能找到。法国一九八〇年拍摄的电影《女银行家》,是一部记实性的传记影片,照理很难输入这种理性构架了,但电影艺术家还是尽到了自己的努力。
影片交付给这个记实性的传记故事以一个处处逆反的理性网络,并不惜以怪诞来强化社会生活整体性逆反的哲理。例如:
1.这个影片记述了本世纪三十年代法国一个平民出身的女银行家的生平,她在复杂的政治风浪中保持了自己的信用和人格,结果仍然受到政治势力的挟持和暗杀。作为整部影片前提的一个逆反背景,黑白纪录片不断穿插着法国最高政治领域的权力更替。一个个须发皓白、年高德劭的大臣、部长乃至总理,一次次挥手登台,转眼又狼狈下台。就在这一股更迭长流中,一个弱女子,一个离高层政治生活不啻千里之遥的贫寒女子,却保持了令人惊讶的稳定。她办银行,局势再乱也维持住百分之八的年息,即使入狱也不作更易。这是一大逆反:本来,最稳定的应该是大理石大厦内的政权,应该是由年岁和名声支撑着的老年政治家,应该是道貌岸然的男性世界,而最不稳定的倒应是金融牌价,小本经营,柔弱女性。影片把这一系列常例,作了一次彻底的大颠倒;
2.但是,女银行家自身也遇到了一系列可怕的逆反。吹捧过她、并引起了她热恋的一个青年政客,结果成了她特别敌对的人。这个青年政客的妻子,本应是她的情敌,但由于她们在对峙和窥测中获得了明净的沟通,结果倒成了她最可信赖的朋友。她为了求生存,也想利用经济情报贩子做点手脚,她坚信被别人收买了的人她也能收买,但却忘了那人被她收买之后又会被别人收买,结果杀害她的正是当年她所拉拢的经济情报贩子。总之,她因逆反规律而成功,又因逆反规律而失败;
3.影片中最大的一个逆反,表现在女银行家的小儿子身上。这个孩子还那么年幼,一直很少说话,只用一双深深的眼睛默默地看着这一切。甚至,连妈妈的情感纠葛,都敏感而又冷静的观察着。最后,当青年政客因背弃女银行家而身败名裂,要当着这位小男孩的面跳楼自杀时,小男孩淡淡而不失礼貌地嘲讽了他,又淡淡而不失礼貌地劝他不要跳楼。当青年政客果真跳楼时,小男孩既不阻止也不惊呼,仍用深深的眼睛、漠然的表情看着这个无价值的生命的了结。这时,观众都能发现,小男孩简直近于上帝,近于天律的执法官。直到女银行家被刺之后,一片嚣乱中,唯一有效地控制着局面、保护着受伤母亲的,仍然是这个小男孩。至此,艺术处置已近于荒诞,但哲理框架却突兀而出。小男孩成了一种能够构成对纷乱世界的傲视和评判的哲理造型,大大提高了整部影片的理性品位。
由于上述这几层逆反,一部本应贴伏在历史事实土壤上匍匐前进的记实性传记片,有了跨越时空的艺术力量。这是因为,这些逆反规律已远远地超越了三十年代法国的金融界和政治界,甚至也超越了整个欧洲,整个世纪。美国南北战争本身远比这位女银行家的个人生平重大得多了,但中国观众在看《女银行家》时就未曾产生看《乱世佳人》时有过的遥远感和疲倦感。这再一次证明,现代人整体把握的理性框架,使艺术作品获得了哲理化的强健生命。
有的艺术作品,输入的理性结构并未通达怪诞,但由于全部表层结构都与这种内在的理性结构相对应,也取得了抵达整体性哲理的满意效果。美国电影《转折点》便是一个例证。
两个芭蕾女演员都有可能成为首席明星,但一个早恋早育,另一个就在没有竞争对手的情况下名播遐迩。十数年过去了,两人构成了判若霄壤的差别:一个是乡镇家庭妇女,一个是红得发紫的艺术家。她们又见面了,滋味无可言表。但就在这时,早恋者的那位女儿作为芭蕾新星一举成名,历史地、无可挽回地压倒了当年战胜妈妈的人。这样一个故事,本身并不见出色,很可能被处理得平庸世俗,但现代电影艺术家的兴趣不在表层情节,而在与这个情节相对应的内在理性构架。生活是复杂的,一个人不可能只是失去,也不可能老是得到。谁都会羡慕别人,谁也有值得别人深深羡慕的地方。失去的最高点,羡慕别人的最高点,常常正是“转折点”。影片不是让一个故事完整呈现后再让人品味出这种意味,而是让故事围着这个哲理转,让哲理成为轴心,成为枢纽。为此,影片让故事展开在两人的不期而遇之后,紧接着就是这两个昔日的同行、朋友、敌手在久别重逢的温和气氛中叙旧、互相窥测、互相忌妒,一直发展到歇斯底里地互相扭打。这场扭打,积聚了十数年,说不上有什么矛盾,更找不到挑唆者。真正的“挑唆者”只是无情的生活逻辑。两种生活轨迹汇于一处,只能冲撞,只能扭打。但是,观众看到,刚一扭打,象有上帝君临其间起了调解作用,她们又立即明澈了。她们喘息着、颤抖着,看到了冲撞的无谓,一起皈伏在凛然巍然的生活哲理面前。她们甚至笑了,笑自己,笑对方,笑生活自身的固执旋律。情感让位给了哲理。这场迅捷爆发、迅捷解除的冲撞,完全是一场以哲理为归附的冲撞。在欢庆芭蕾新星成功的声浪中,做妈妈的看到,在漆黑的前台,有一个人面对着空荡荡的观众席出神,她知道,这是被自己女儿刚刚战胜的自己的昔日朋友。她轻轻地走过去,两人偎依而立,她们又构成一体了:身前,是早已离去的观众,身后,是后辈成功的喧闹。这是一代人的塑像,也是所有人都会遇到的生命转折点,她们一起站到了同一个转折点上。于是,我们看到,作为影片标题的转折点突然深意别具,它既是两人互逆的成败更替转折,又是两人共同的生命盛衰转折。这种两维转折,使影片的哲理更趋丰厚华美了。这哪里还仅仅是两个芭蕾演员的故事呢?影片因紧紧地把握住了哲理,焕发出了普照生活整体、人群整体的强光,使一切与舞蹈艺术并无多大关系的观众也深有感悟。
我们有些艺术家在拍电影、写小说时也会看中芭蕾演员的题材,以为她们的艳丽会给作品带来色彩。比之于《转折点》,这种艺术意图显然是过于浅薄了。对现代艺术家来说,一切外在题材的吸引力,取决于它们能否成功、透彻地传达整体性的哲理。这是艺术创造和艺术欣赏达到一个新的自觉水平的标志,这也是艺术发挥更大的精神效能的标志。
在观看《转折点》这样的电影的时候,观众会对剧中的哪个人表示特别的同情呢?很难回答。艺术家没有提供单程情感索道让观众滑行,种种情感性因素都被哲理的总体构架裁处和晕化了。但是,观众获得的又不是一个简单的逻辑结论,而是一种饱含着情绪色泽的感悟
。请看在电影院里,没有一个观众为冲突的哪一方难过过或高兴过,但当她们扭打而立即平息,当她们一起站在黑黝黝的前台时,电影院里是多么宁静啊。这里在举行着一个人生的心理仪式。再浮躁的观众,也立即肃静。
艺术进入哲理的领域,不是艺术的自我沦丧,而是艺术的自我超越。实际上,这也是人类在审美领域的一种整体性超越。这种超越驱使艺术家与无数读者和观众一起,在更清醒的理智水平和最深沉的情感层次上观照人类整体,从而提高人之为人的精神自觉。艺术的整体性哲理,从一个侧面骄傲地炫示着人类的现代文明。
喜欢艺术创造工程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艺术创造工程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